新闻中心
深化体制改革激活文化竞争力
发布时间:2013.11.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33次
正在土耳其举办的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展馆掀起了一股强劲中国文化风。中国实力不断提升的关键在于——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国际书展上,中国主宾国展馆集中展示了中国近年来出版的5000多种优秀图书、最新的数字出版产品和中国当下最受欢迎的动漫游戏等出版物。而就在前不久落幕的第65届法兰克福书展上,中国参展商的版权交易呈稳定增长势头,共输出版权2628项,引进版权1431项。
这些年,走出去的步伐在不断加快,走出去的道路越来越顺畅,一个个曾经的梦想已成现实。带来这些改变的关键,是文化体制改革。
文化产业:
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
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拉开了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
10年来,我国基本完成了出版、影视制作、发行、广电传输和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首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等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近7000家,核销事业编制近30万个。政企、政事分开和管办分离,文化行政部门与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逐步理顺,重塑了一大批新型市场主体,明显增强了国有和国有控股文化企业的实力、活力与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明确了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明确文化事业政府主导,文化产业市场主导;尊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两对关系,一个是文化发展之“魂”与文化传播之“体”的关系,一个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企业、搅动了文化市场,中国文化产业总产值2012年突破4万亿元。
文化事业:
公共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在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同时,我国公共文化事业建设也在加速推进。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合理分担的公共文化机构运行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实现了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全部免费开放,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全国文化事业费共计1220亿元,年均增长19.3%,是改革开放以来增速最快的一个时期;人均文化事业费从2007年的15.06元增加到2011年的29.14元,增幅为93.49%。目前,我国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6.31%和97.23%。全国已建成60万个农家书屋;全国共有县级公共图书馆2400多个,覆盖率达87.16%;县级文化馆2862个,覆盖率达100%;乡镇(街道)文化站超过3.8万个,覆盖率达94.8%。
文化走出去:
中国品牌全球走俏
10年前,文化体制改革刚刚启动,有不少人担心大量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艺精品是否还有人去创作?中华优秀文化是否还能传承?我国文化软实力将如何提升?
今天看来,这些担心完全没有必要。
最近10多年来,我国新闻出版业大力推动产品、项目、品牌、企业走出去,成效显著,版权输出、实物出口、数字出版产品出口大幅增长,资本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成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目前我国新闻出版企业已在境外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459家;版权贸易逆差从2003年的15:1缩小到2012年的1.91:1,同时质量结构也在不断优化;2012年出版物实物出口金额9400万美元,实现了快速增长。
在影视剧方面,中国电视剧年产量已达1.7万集,居世界第一,许多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电视剧远销海外,《媳妇的美好时代》在非洲掀起收视热潮,《李小龙传奇》《甄嬛传》等进入了美国主流电视台播放;2013年前三季度全国电影票房收入达164.3亿元,其中国产电影票房95.6亿元,同比增长93.8%,占总票房的58.2%,《人再囧途之泰囧》《中国合伙人》等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屡创票房神话。
这,就是改革的力量。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