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大幕将启:回顾伟大征程 瞻望美好前景
发布时间:2013.11.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03次
改革,激发了活力,让出版产品极大丰富。图为正在举行的第八届北京文博会上,集中展示的以中国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题材的主题图书,吸引了很多人选购。本报记者 韩东 摄
明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将在北京拉开大幕。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8次“三中全会”,改革是不变的主题词。改革大业,任重道远。“全面深化改革”将如何布局,人们翘首以待。近一段时间以来,全国各类媒体以特稿、组稿、述评、评论等多种形式,纷纷回顾改革开放伟大征程,瞻望改革开放美好前景。
总结经验 烘托氛围
11月4日,新华社播发的专稿《跨越时空的改革坐标——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11月7日,播发长篇通讯《梦想在召唤 改革再扬帆——纪念改革开放35周年》。通讯说,改革开放,这个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对中国人来说,绝不是一个普通的概念,它不仅意味着历史性的关键抉择,也是走向未来的必由之路。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的号角再次吹响,中国人民将开始一场实现中国梦新的伟大出发。
当下,改革的道路仍有诸多“硬骨头”要啃,《人民日报》在10月首先推出了7篇“深化改革进行时”的评论。11月1日开始,每天推出一篇“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述评”。11月3日起,又推出“论转型发展再出发”系列评论,为怎么啃下这块“硬骨头”提出各种意见。
《光明日报》11月2日起推出“改革进行曲·系列述评”;《经济日报》从10月29日起每天在头版推出一篇重点领域改革的回顾与展望的报道;中央电视台的《简政放权降门槛 激发社会投资》《就业与社会保障稳步推进》等报道,从教育、科技、文化、行政体制等多个维度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启示,展示深化改革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
关注舆情 反映期待
“医疗、教育、养老、户籍……要‘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形成共富’,就要改革利益分配方式,特别是对上述领域进行重要改革。”这是《中国青年报》在做舆情调查时了解到的网友心声。调查还发现,十八届三中全会前的舆情凸显了民生期待。有期待就有关注,而有关注,前瞻、猜想就会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
“利益固化的藩篱如何打破?改革的‘最大公约数’在哪里?哪些领域改革可能提速?发展活力如何释放?”11月6日,新华社播发的《期待》一文连发四问,对十八届三中全会进行了前瞻式报道。文章说,十八届三中全会,如何就增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活力开出“药方”,进一步突破制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使全社会创造能量充分释放,值得期待。
《中国经济导报》11月2日《发展改革观察》栏目刊发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猜想》一文,对改革方向、改革范围等作出大胆预测。《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三中全会前瞻:税收改革是做蛋糕还是切蛋糕》,对市场关注的焦点财税体制特别是税收改革,明确给出“做蛋糕”的答案。
详解全会 梳理焦点
历次“三中全会”一般什么时候开?怎么开?有何影响?为了让普通读者能更多地了解全会,一些市场化媒体对历次全会进行了详细的梳理。例如,《北京青年报》将历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呈现给读者。《新京报》除了回答“三中全会”主要干什么等问题外,还根据此前的各种公开信息和媒体报道,梳理了收入分配改革等十八届三中全会五大焦点,让读者一目了然。
有关于会议的梳理,也有关于媒体报道的梳理。中新网汇集整理了外媒对此次会议的各种报道,例如,有外媒指出,本次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措施或涉及多个领域,将决定中国未来10年政策方向。新华网也梳理了不少外媒对此次会议的报道,让读者听到更多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