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盛赞改革新蓝图 期待中国大发展
发布时间:2013.11.14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29次
□本报记者 袁舒婕
万众瞩目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11月12日在京闭幕。这次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让行至中流的中国改革再次扬帆。全会发布的公报引起国内外媒体广泛关注,各媒体纷纷推出报道进行解读,并高度评价全会成果。舆论普遍认为这场“关键性会议”将确定中国政府未来5年甚至10年的执政方向。
“又一座历史丰碑”
天下之事,“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面对改革新任务,要攻坚克难必先坚定信心。全会闭幕之时,《人民日报》推出社论《让改革旗帜在中国道路上飘扬》,新华社发表评论员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谱写改革新篇章》,《光明日报》推出本报评论员文章《在新的历史起点迈向更辉煌征程》,均认为作为中国改革的又一里程碑,这次全会和全会的纲领性文件都将在中国改革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只有迎难而上,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定型,才能打赢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
“又一座历史丰碑”,是《解放军报》社论《坚定不移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对全会的高度评价,认为全会形成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北京日报》发表两篇评论表明民众对于改革的热切期盼和政府对于改革的决心;《解放日报》评论《改革,靠什么“爬坡过坎”》从改革阻力出发,认为机遇与挑战并存,推进改革刻不容缓。
“中国寻求改革的契机”
外国媒体对全会给予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纷纷发表文章指出全会意义重大,为中国经济转型、改革深入发展指引明确的方向。外媒普遍认为,全会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英国《金融时报》网站、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等外媒网站,将首页的重要位置留给了来自中国的全会新闻,并积极评价全会的作用。法新社认为,这是中国未来的经济规划路线图;英国路透社指出,全会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希望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美国《华尔街日报》定义全会为“中国寻求改革的契机”;《华盛顿邮报》认为,全会有关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政策可能会给美国企业也带来好处。
“从历史上看,三中全会是历届新政府开展经济改革的跳板,本次全会也不例外,它是对新的领导班子锐意改革的第一次测试。虽然公报非常精短,但是预计在未来几年中,职能部门将在具体领域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减少国家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英国《卫报》如是评价。
“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
面对改革要啃的“硬骨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等人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做客光明网,除了为网友解读全会公报内容,还强调全会“表现出空前的勇气和决心”。张立群认为,全会在改革目标上提得非常清晰,在改革重点上提得非常清晰,改革确实进入到取得实质性重大突破的历史时刻。胡鞍钢进一步分析说,公报是一个2.0版的改革路线图,“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仅要促进经济更有效率、效益,同时也要促进社会公平,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经济改革。”
公报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针对这个提法,《经济日报》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推出报道《牵住了改革“牛鼻子”》,指出“以前提基础性作用,也是强调市场作用。但此次提决定性作用,力度更大,含义更深。可以预见,未来中国改革将坚定不移地以建设更加公平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为重要方向”。
网友对此也有着很高的期待,“@地球快跑”评价说:“从《新闻联播》中了解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大致内容。改革涉及范围之广的确前所未有,改革宏伟蓝图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