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媒产业应该关注这些建议

发布时间:2014.03.14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阅读:136次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讯(两会特派记者郭虹倪成张倩)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分别于3月12日、3月13日落下帷幕。两会期间,全国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通过议案、提案参政议政。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获悉,就文化体制改革、文化“走出去”、推进全民阅读、新闻发言人制度等议题,政协 新闻出版界别小组拟在2014年进行深入的调查与研究。本报记者也注意到,除本报3月7日、3月11日已报道的相关内容外,还有不少与文化传媒产业相关的 建议,业界或可从中发现“信号”和“富矿”。 

记者了解到,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共有提案1484件。其中,涉及文化事业发展的提案154件,主要建议有: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提高全民阅读水平,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国际传播;营造健康有益网络环境,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等。

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已经连续11年在两会期间呼吁建立“国家阅读节”。他说,“我每年关于推动全民阅读提案的内容 和角度都在不断变化,而对阅读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之所以连续多年提倡,是因为在我看来,阅读不是一件小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有精神的高度,没有全民 对阅读深深的热爱,没有通过阅读获得思想和智慧,是达不到这种高度的。推进全民阅读,是实现中国梦最有效的路径之一”。

在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方面,全国政协委员、西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本朝提出用改革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建议改革管理体制,完善制度设计;注意整合优势 资源,大力引进战略投资者,推进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突出文化产业边际效益,加强跨地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形成多业态、多区域、多形 式的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和集团,整体提升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他建议在企业跨行业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放开股权,不必限定由文化企业或其他企业控股,以 解决在兼并重组中的权责利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廖奔提出关于制定文字作品网络付酬标准的提 案。建议尽快制定文字作品网络付酬的国家标准,采取一次性付酬;按作品字数付酬;按照作品点击率付酬等。

在技术创新方面,民革中央提出关于大力支持3D打印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提案,建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形成完整产业链条,推进产业健 康发展。开展应用示范推广,努力培育市场需求等。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政协副主席、重庆大学副校长杨天怡提出加大知识产权政策支持力度,促进技术创新和产 业升级,建议提升产业、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能力,保障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的形成和完善。完善支撑股权化激励的知识产权政策措施,充分调动企业和科研 人员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在公共文化服务方 面,全国政协委员、台盟南京市委主委、南京大学教授胡有清提出关于加强基层图书馆建设的提案。建议加快图书馆立法,确保基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加大经费投 入力度,创造基层图书馆发展良好环境。加强资源整合力度,不断提升基层图书馆服务能力。做好业务培训和指导,加强基层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全国政协委员、 安徽省政协副主席赵韩提出关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提案,建议集中现有资源,改革运营机制。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标准化和均等化,提供优质服务。创 新运行机制,产品按需供应,让文化项目与群众需求有效对接。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政协原主席王全书提出关于充分发挥社会 组织在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作用的提案。强调政府购买服务是重要举措。拓宽参与渠道是必然选择。完善政策法规是推进方向。

此外,围绕全面深化改革、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提案中,也有不少与文化传媒业改革发展息息相关,值得予以关注。如进一步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吸收民间资 本参与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革、加快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完善过剩产能的退出与调整机制、加快对外投资保护立法、建立企业对外 投资信息平台、全面实施“走出去”战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