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数字出版成果展开幕—— 一步一脚印 一印一辉煌
发布时间:2019.05.1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君成 王坤宁 李婧璇 田野 阅读:102次
□本报记者 张君成 王坤宁 李婧璇 田野
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数字出版成果展现场。本报记者 田野 摄
对于第十五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的参观者来说,本届深圳文博会有太多的活动值得参加,也有太多的产品值得研究。他们知道错过其中的一些内容在所难免,但是有这样一个展览不容错过,它就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数字出版成果展。
70年来,中国出版业风雨兼程、砥砺奋进,在党的领导下,始终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立足科技发展前沿。而数字出版在科技创新中孕育诞生,在技术迭代和出版业勇于变革中茁壮成长,带来了生产流程的重塑和多元的商业模式。而通过这次展览,我们看到我国数字出版在顶层设计、发展路径、模式探索、技术应用等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同时更看到了数字出版的光明未来。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产业发展咨询中心主任、北京希普思文化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晓芳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了本次展览的最大亮点,即全面性与专业性,“本次展览共设计了12个单元,全面而集中地展示了我国数字出版的各个阶段”。
展览中,文字、图像、音视频、实物展示、互动体验等多种手段和元素的应用,无疑增加了受众的深度体验感。比如箱式唱机、黑胶唱片、CD、磁带等实物的展览,追寻了中国数字出版产业的起源,也由此证明数字出版是先进出版理念和科技创新在出版业的集大成者。正是随着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数字出版在内容与科技的不断融合升级中实现了创新发展。
政策成数字出版发展动能
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数字出版成果展中,我们可以发现,科技为我国数字出版提供了外部发展动能,而国家对于行业的规划则为数字出版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我们在展览中看到,2005年首次提出“数字出版”的概念;2006年,“积极发展数字出版”被写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数字出版”正式成为中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领域,迎来快速发展期。步入“十二五”时期,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的相关部署,带动了新闻出版业整体转型升级水平显著提升。
在此期间,报刊率先触网,跨媒体运营推动网络文学迸发活力;数字印刷提质增效有效满足定制化、精细化、个性化出版需求;同时出版流程的优化升级,带动行业效率提升;而出版业“转企改制”改革进程加快,各业务环节的信息技术应用逐渐普及,逐步开展了网络销售业务。
在融合成为行业的风向标后,中央又出台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而《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又将融合发展作为主线,随后《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化新闻出版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作的通知》的出台,为新闻出版业深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融合发展指明了实施路径和重点方向。同时,主管部门启动了重点实验室建设工作,围绕出版业融合发展的重大课题、重大项目和重点发展方向开展集智攻关,为新闻出版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提供示范经验。
回顾这一路,我们可以发现,数字出版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与引导,而这也将成为数字出版未来发展的强劲动力。
融合“融”出新天地
对于当下融合发展的新态势,成果展自然不会遗漏。在展览上我们可以发现,近年来,我国出版业融合发展进程持续深入,主管部门加快推进知识服务体系建设,阶段性成果初步显现。
专业出版领域,专业出版单位建立专业资源数据库,新产品带来知识服务新模式。在教育出版领域,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在线培训等领域探索数字教育发展路径,布局数字教育产品市场。而在大众出版领域,因网络文学改编带来的IP开发热潮,为出版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拓宽了新空间。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增强现实等新技术在新闻出版业得到日益广泛应用,阶段性应用成果不断涌现,而5G时代的到来,将大大提高信息共享效率,数字出版的前景一路向好。
看完展览后,穆广菊非常激动地告诉记者:“在融合的板块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以‘学习强国’‘人民阅读’为代表的融媒体产品,它们彰显了新时代数字出版的累累硕果。这个展览让我们回首新中国新闻出版业70年的脚步,感觉那一步步的确不易但扎实稳健。观此展览,作为一名数字出版人,不仅感叹历史的进步,同时更觉豪情万丈,融合发展的数字出版之路前途无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