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的答卷》:“四力”写就脱贫故事

发布时间:2019.05.27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左志红      阅读:98次

 □本报记者 左志红

 2017年2月26日,井冈山市从全国592个国家级贫困县中第一个脱贫摘帽。这一年,适逢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0周年。

 为井冈山脱贫摘帽的伟大实践所感召,作家凌翼深入井冈山采访,写出了长篇报告文学《井冈山的答卷》,这是文学界记录脱贫攻坚战交上的一份满意答卷。

 江西人民出版社组织精兵强将精心打磨这部作品,于2019年3月出版成书,这是出版界实施主题出版交上的一份优质答卷。5月24日,《井冈山的答卷》作品研讨会在京举办。

 长达10页的附录

 记录着作者的采访名单

 “这本书是践行‘四力’的生动力作。全国出版界正在举行‘四力’实践教育,我感觉这本书是值得我们大家认真读一读、评一评、荐一荐的。”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研讨会上对《井冈山的答卷》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本书是中国作家协会2018年度定点深入生活项目,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十分赞赏作者这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实践:“凌翼这本书践行了‘四力’,特别是脚力,这本书基本上是他用脚走出来的,所以是一部非常厚重、踏实的报告文学。”

 有一串数字为证:为了写好这部报告文学,凌翼花了9个多月时间,走访井冈山市20多个乡镇场、120余个村组,访问300余名干部群众,形成20余万字的采访笔记,得到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三易其稿,才创作出了这部全方位叙写革命老区井冈山率先脱贫摘帽奔小康的长篇报告文学。

 在这部书的跋中,作者记录了生活体验和调查研究过程中的艰辛与不易:“一个乡(镇)、一个村、一个组地走访”“让自己像一只陀螺一样转动”“有很多次,累得连驱车的力气也没有了”“晚上回到住处,要把一天中的见闻敲打记录到电脑里,常常到凌晨一点多才休息”。

 在这本书的最后,还有一个长达10页的附录,这是作者深入井冈山各乡村的采访名单。可以想见,这个长长的名单背后,凝聚着作者大量的精力和心血。

 打造“三精出版”样板

 仅封面设计就推倒重来16次 

《井冈山的答卷》以井冈山革命老区率先脱贫摘帽这一历史性事件为蓝本,用生动鲜活的语言全景式讲述了井冈山波澜壮阔的脱贫故事。邬书林认为,《井冈山的答卷》的主题意义重大,契合中央精神。他说,在全国上下一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这个特定节点上,江西人民出版社出了这本书,选题抓得好、抓得准,意义重大。 

 江西出版集团董事长赵东亮说,这部书是集团2019年20个主题出版重点选题之一,也是正在考虑打造的产业链、价值链重点选题之一。他透露,集团正在推动将这本书做成融合出版产品,计划在移动终端推出20集微视频,每集5到8分钟。对此,江西省编辑学会会长朱法元也表示:“《井冈山的答卷》为我们做好主题出版提供了借鉴。主题出版搞得好,照样可以富有可读性,照样可以把人物、事件塑造得有血有肉,生动感人,受到读者欢迎。” 

 为了将这部主题出版图书打造成精品,江西人民出版社把它列为“一把手工程”。该社社长张德意告诉记者,出版社组织精兵强将精心打磨这部作品,为了做这本书倒排工期,加班加点,投入编辑力量20余人次,封面设计推倒重来16次,并且图书用纸和工艺都十分有特色。为了让作品更出彩,在编校过程中,出版社还组织北京、上海、南昌等地的专家、学者审阅书稿。 

 讲好井冈山脱贫故事 

 是作家对时代召唤的回应

 对于《井冈山的答卷》的时代意义、文学价值、艺术特色,文学界、评论界的代表也纷纷给予了肯定。

 多位与会专家提到,这本书的题材选得非常好,是当下精准扶贫题材中一部重要作品。“井冈山”“脱贫攻坚”“第一个摘帽”“90年”等众多关键词,让这部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说:“凌翼把井冈山的脱贫故事变成文学作品,体现了作家对时代召唤的一种回应。”

 “这是一部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的、有‘眼力’的作品。”中国报告文学学会青创委主任丁晓平认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一个起点。井冈山人民通过精准扶贫实现了脱贫,这是中国共产党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这部书的复调叙事结构很不寻常。”在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胡平看来,《井冈山的答卷》将井冈山红色战争的历史与新时代的脱贫攻坚战役对照书写,形成了表现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建设、初心与坚守的双重架构,这在当下众多扶贫题材创作中是独树一帜的。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印在扉页上的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金句,不仅与书名相互呼应,也暗含着这本书的结构特色,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分析说,全书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个金句来谋篇布局:序是《时代是出卷人》;正文先“开卷”,再“答卷”,从卷一一直到卷十,井冈山扶贫干部群众大家一起上,把这个卷子答好;跋是《人民是阅卷人》。“结构非常巧妙,也很适合这个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