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开讲

发布时间:2019.06.2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君成 李婧璇 王坤宁      阅读:129次

  本报讯 (记者张君成 李婧璇 王坤宁)6月27日,由江苏省委宣传部指导、凤凰出版传媒集团主办的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开讲。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葛莱在论坛致辞中表示,论坛通过深入交流研讨,强化一体化意识、凝聚一体化共识,这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业加快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上,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浙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社长何成梁,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可,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徐海等5位嘉宾发表演讲。他们分别从国家政策、“四力”实践能力、出版经营管理、编辑人才培养、专业化发展等方面对出版高质量发展进行研讨。

 演讲嘉宾充分肯定了长三角地区出版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揭示近年来国家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文件对出版行业转型、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论述了增强“四力”实践能力对主题出版工作的重要作用,提出要以懂出版、善经营、强管理、防风险等方式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从规划引导、内涵提升和激励保障三方面阐述塑造高素质的编辑队伍,阐释了专业化发展是出版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等重要问题。

奏响出版高质量发展动人乐章

 

——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论坛发言摘编

 

 

 

坚持高质量发展 建设出版强国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邬书林

\"\"

 非常高兴参加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论坛。长三角地区高质量发展有坚实基础、良好条件。一是宋明以降,江、浙、皖的读书、藏书、出书都十分兴盛,上海是我国近代出版的发祥地,依托长三角的经济、科技、教育、文化优势,出版高质量发展有良好的基础。二是长三角地区有一批实力强大的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时代出版传媒、安徽新华发行集团、上海世纪出版集团都是中国出版业的翘楚,都是“全国文化企业30强”。这里的教育出版、少儿出版、大众出版、学术出版都做得风生水起,很有实力,很有特色。三是近代以来,长三角出现的一批有影响的出版家,如张元济、邹韬奋、胡愈之等,都为我国出版人树立了榜样。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成长了一批有理想、有追求、有专业水准的编辑出版发行队伍。这些都为我们推动高质量发展准备了条件。

 当前,我国正由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认真总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版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十分重要。其中,认真学习、自觉贯彻落实中央的方针政策,学好中央有关文件十分重要,特别是要认真学好中央新下发的文件。

 回顾出版业发展历程,几个重要文件与我国出版业发展紧密相关。比如,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83年6月作出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在明确出版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变我国出版技术极端落后、出版资源匮乏、出版品种远远不能满足国家经济、科技、教育、文化需求,建成出版大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比如,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务院恢复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制定古籍整理规划,系统地整理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为我们不忘本来打好了基础。又比如,《关于翻译出版世界名著的请示报告》为如何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定好了基调。

 2018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3个与出版直接相关的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意见》,为新时代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们要自觉地把出版工作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去考量,用高质量的出版物,把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出版在推动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下大气力做大做强专业出版,改变我国科学技术成果主要在国外发表的状况,使我国的学术出版在传承人类文明成果、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学发展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提升我国学术出版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出版强国,出版从业者要抓住文件的根本,深刻认识出版的地位和作用;要抓住文件核心,解决关键问题,克服难点,争取领导和社会认同;要明确工作重点和着力点,深化改革,建立有利于发展的体制机制;要宣传好文件,营造良好的出版环境。

 

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 葛莱

\"\"

 长期以来,长三角三省一市出版领域一直保持着良好合作。2009年4月14日,在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倡议下,首次长三角新闻出版(版权)协作会议在上海召开。去年8月15日,江苏、浙江、安徽、上海三省一市又签署了《关于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和版权发展的框架协议》,携手打造长三角出版高地。近年来,三省一市出版新书、重印图书和入选“中国好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总量均占全国17%左右,上海世纪出版集团、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安徽出版集团、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入围第十一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长三角已经成为我国出版业实力和竞争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支持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是国家战略。这一重大战略部署,对推动三省一市出版业增强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实现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既赋予了重要使命任务,又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江苏出版界是长三角出版业一体化发展的积极倡导者、有力推动者、坚决执行者。江苏书展先后邀请上海、浙江、安徽担任主宾省,先后作为主宾省组团参加上海书展、中国(上海)国际印刷周和浙江书展,本届江苏书展又专设长三角出版物展区。我们积极鼓励支持三省一市的印刷企业、实体书店跨区域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政策协同效率,在执法监管、人才培训等方面加强协作、相互支持,力争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出版业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这次由江苏倡导举办的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发展论坛,是落实三省一市共同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和版权发展框架协议的实际行动。论坛聚焦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创新性发展主题,中国出版协会领导和三省一市出版业领军人物,共同探讨长三角出版业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径新举措,通过深入交流研讨,强化一体化意识、凝聚一体化共识,这对于推动长三角区域出版业创新共建、协调共进、合作共赢,加快形成整体竞争优势,实现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本次论坛一定能够进一步奏响长三角出版业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动人乐章,一定能为推动建设出版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没有专业化就没有出版高质量

 

□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 徐海

\"\"

 专业化和原创力是出版业高质量发展最重要的两个方面。为此,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牢固树立“四位一体”的出版理念,即坚持导向、打造精品、推动原创、强调专业。

 上述4个概念,关系复杂。导向正确不一定成为精品,是精品的不一定是原创,而原创或者专业作品又不一定能够成为精品。因此,只有专业、原创、精品和导向全正确的才能最终成为精品。

 一直以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深入贯彻“四位一体”的出版理念,对专业化与原创力也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我看来,编辑有“六等”,第六等编辑是看不懂稿件。第五等编辑是看得懂稿件,但仅有修改错别字的能力。第四等编辑是能修改稿件的内容,发现观点里面的正和误。第三等编辑能和作者商量,并且引导作者更好地写作。第二等编辑,是能够寻找最适合的作者适配最适合的选题。而一等编辑,就是拥有从无到有的编辑能力。一个伟大的编辑对外界有强烈的敏感性,会去制造选题。

    一个出版单位要有自己的出版特色。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出版专业化非常明显,一是教育出版,二是大众出版。其中,教育出版的市场覆盖率和专业化都是非常强的;大众出版,因为有译林这样的单体出版社,我们也形成了具有自身风格的大众出版。

 专业化带动垂直化发展。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发展不是“游击战”,而是深挖出版特色,“打井”建立自己的根据地,把自己拥有的优势板块牢牢占住。有些人对专业化带动垂直化有所误解,认为后续的垂直化之路会越走越窄。事实上,垂直化“打井”之后,出版单位得到的不是井上的一片天空,而是井下的一片天地,那里拥有无限的源泉。只有用自己专业的“钻头”才能发现无数的源泉。不过我们要珍惜自己的力量,不要乱“打洞”,而是调研瞄准后再出击。

 

落实“四力”教育 做好主题出版

 \"\"

□上海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王为松

 出版界是传播精神文明、宣传理想信念的前沿阵地。身处出版行业,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守正创新做好新形势下主题出版工作,带出一支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的新时代出版工作队伍。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必须加强脚力。既要深入群众,又要站稳脚跟。同时还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这就要求出版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不仅要走进社会,倾听人民诉求,还要走向作者,共谋优秀作品。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既要提高站位,又要做出特色。对此,我们首先要提高政治站位。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习,着眼大局,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政治站位、加强政治历练、提升政治修养,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做出自己的特色。上海人民出版社是党社,也是上海地区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应当自觉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上海的实际相结合,与上海的主题出版工作相融合,做出体现上海特色的主题出版物,展现具有上海出版人独特品格的精神风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出版了一系列抒写上海解放故事的主题图书,如《战上海》《上海相册:70年70个瞬间》等。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还需练就一双“慧眼”,一是结合时政、历史,提前研究下一年乃至后面几年社会的兴奋点和关注点,提早做好准备工作。二是要做有心人,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从中央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发现选题,做好谋篇布局。

 做好主题出版工作,必须加强笔力,既要加强本领,又要大胆创新。这就要求出版人要加强案头功力,培养工匠精神,懂得创新表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将努力把“四力”学习教育和主题出版工作密切地结合在一起,在工作中锤炼“四力”品质,用“四力”精神进一步推动主题出版,打造更多“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精品力作。

 

高质量发展 需要高水平经营管理

 

□浙江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浙江教育出版集团社长 何成梁

\"\"

 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经营与管理。经营和管理的区别有:经营是市场活动行为,需要企业在外部获取资源和建立影响,强调效益、资源、盈利,它有扩展性,需要出版单位积极进取,抓住机会;而管理则是理顺工作流程、发现问题的行为,需要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并建立规范运行的秩序,强调效率、节流、控制成本。

 经营和管理互相渗透、密不可分。经营对管理提出更高要求,管理为经营服务。忽视经营的管理,企业没有活力;而忽视管理的经营,企业不能长久、持续。

 在出版经营中,经济效益的获取要善于经营,实际上社会效益也要有经营意识,要更加精准地对接人民群众与市场的需要,以提升图书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出版单位的高质量发展还需要注意3个方面:

 首先是出版企业的社会效益。对出版企业来说,就是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出版导向,认真履行意识形态责任制,同时还要掌握原创精品这个核心。

 其次是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这体现在企业投资有回报、企业有利润、员工有收入,特别是要用较少的投入形成更多有效产出。

 最后就是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统筹处理好当前、近期、长期发展的关系,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又要注意防范各类风险,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些主要体现在企业的人才结构、产品结构、库存结构、资产结构等方面。

 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需要提高经营者的管理水平,主要应从“懂出版、善经营、强管理、防风险”4个方面进行考虑。懂出版需要出版从业者掌握出版规律,按出版规律办事;善经营则要求出版从业者有想法,坚持正确的经营思路,实行合适的定价策略,与灵活的销售策略和折扣政策;强管理则强调出版企业管理要有办法,如管理上以制度管理为根本,以绩效考核、财务管理为核心;防风险要求出版企业在出版经营中,一定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问题导向,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以意识形态风险和经营风险为重点,切实防范和化解各种重大风险,筑牢企业发展稳中求进的稳的基础。

 

塑造高素质编辑 促进高质量发展

 

□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郑可

\"\"

 要实现出版的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塑造高素质的编辑队伍。我认为应从以下3个方面着力:

 一是在规划引导上做文章,增强编辑的方向感。方向决定前途,道路决定命运。塑造编辑,首先要从方向抓起。抓方向首先要抓好3个规划,做好5年、3年规划和当年计划;其次是做好出版社主攻方向、重点板块和产品线规划;最后就是做好编辑的职业规划。抓好3个规划,目的是从宏观上、中观上让编辑知道干什么、为什么干,知道是做“徽菜”,还是做“淮扬菜”“杭帮菜”,从而潜心研究政策形势,分析产业趋势,挖掘专业优势,精心抓好怎么干,让品位与口味相投,把“臭鳜鱼”做精做绝,让“狮子头”名扬天下、“东坡肉”香飘万里;同时,编辑要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和产品线定位,做到定力、耐力、活力3个增强。

 二是在内涵提升上下功夫,突出编辑的存在感。存在感是编辑基于行业认知和社会认知而建立的自我认知。要成为作者认可、读者认可的优秀编辑,要立足“四要”:要从做读者开始。只有站在读者的立场、坚持以读者为中心,才能出精品、出畅销书。要以专家和杂家为目标。一个优秀的编辑,既是杂家中的专家,也是专家中的杂家。要向优质朋友圈拓展。编辑既要埋头做书,更要抬头看路,向上盯名家,向下看新人,稳扎稳打,拓展自己的作者朋友圈。要在“成名曲”“主打歌”上发力,抓内涵、练内功。推出“成名曲”,编辑才能在社里圈里崭露头角,拿到更高层次作者的书稿。

 三是在激励保障上花心思,提高编辑的获得感。编辑是出版大厦的建造者,是出版企业的栋梁和脊梁,是以文字铸心、阅读育人、文化强国的“编匠”。让编辑有获得感、幸福感是出版集团义不容辞的责任。关键要健全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重点抓好“两件”事:一要打造“硬件”。拿出重质量重效益的真金白银,让编辑谋事、做事有保障;拿出讲努力讲绩效的双效考核办法,让编辑干事、成事有收益。二要激活“软件”。要把培训作为支撑编辑系统高效运转的核心“软件”来抓。通过持续培训打通传统出版与融合出版,打造适应新时代出版事业的知识更新系统、创新导航系统、转型升级系统,塑造高素质、多面手、创新型编辑。

 (本版摄影 余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