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驱动文学出版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19.08.02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贤明      阅读:160次

 21世纪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风起云涌,其演进由技术应用的垂直升级进入跨领域融合的新阶段,从印刷术的发明到激光照排再到数字出版,出版业的每一次变革都得力于技术创新的驱动。数字化改造、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是信息技术推动传统出版发展的不同阶段。数字化改造是信息技术与出版业的初次碰撞,开启了出版业数字化的历程,转型升级是传统出版实现新旧媒体综合应用的必然过程,而融合发展则是出版业迎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创新的必然结果,强调跳出传统出版的既有思维模式,以全局化视野看待文化产业发展。目前,新兴技术不断改变着知识传播模式与媒介生态环境,对文学出版来说,创新业态、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以及融合发展的机遇已经到来。

 一、新媒体创新文学出版模式,网络文学快速崛起

 新媒体主要指借助媒体数字技术以及移动通信技术,通过无线通信网、宽带局域网、卫星和互联网等渠道,将手机、计算机、电视等作为信息终端,向使用者提供合成信息及娱乐服务。新媒体的诞生与发展是新闻出版业从“铅与火”到“光与电”“数与网”的过程,突破了纸质媒介在生产时间、生产耗费和视觉呈现等方面的局限,融合了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深刻改变着信息与知识传播的格局,促进了新的文学类型出现。在这一技术演变过程中,新兴技术企业纷纷加入文学出版,推动文学出版模式和路径的创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应用,网络文学快速崛起。网络平台为大众文学创作提供了条件,成为抒发情感的重要空间。人们通过任何信息终端接入互联网,就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平台阅读、创作、发布、评论文学作品,在不受地域、时间和情境约束的环境下,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内心情感。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我国互联网出现了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门户网站,这些网站上的文学类栏目开启了文学作品发布与交流的探索。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交媒体开始兴起,早期以天涯、猫扑、西祠胡同为代表,接着博客中国、新浪博客、网易博客等出现,拓展了文学创作与发布的空间,满足了各类创作者与读者的需求。2008年举办的“第三届腾讯网作家杯原创文学大赛”喊出“打造原创作品出版流水线”的口号,尝试“策划编辑、作者、读者互动”的评选模式。随后进入社交网络服务多元化阶段,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成为主流,人们创作、分享文学作品的渠道更加便捷通畅。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逐渐被主流文学所接纳。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中国出版政府奖先后将网络作品纳入评选范围,2015年中国作家协会成立网络文学委员会,网络作家和网络文学作品逐渐获得社会认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8年12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4.32亿,占网民总体的52.1%,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4.10亿,占手机网民的50.2%。另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7年12月,国内45家主要网络文学网站原创作品总量达到1646.7万种,参与各种创作的作者超过1300万人,签约作者达68万人。

 近年来,互联网企业不断加大文学出版布局的力度。例如,2014年百度文学成立,2015年掌阅文学集团、腾讯阅文集团、阿里巴巴阿里文学相继成立。这些企业通过网络文学等作为切入点,逐步在数字阅读、动漫、游戏、网络影视等领域进行对接互补,构建数字文化消费的生态系统。在内容创作方面,跨界融合更加明显,2018年阅文集团收购影视公司新丽传媒,以此转型为兼具文学创作和影视制作的互联网内容平台,而爱奇艺提出“以文学驱动影视”的发展方向等。在内容聚合方面,互联网企业通过搜索技术获取互联网中的海量文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归类后,推荐给不同兴趣的相关用户群体,内容聚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互联网服务模式。在盈利模式方面,网络文学作品凭借互联网传播的低成本与便捷性,积累了大量忠实读者,在网络文学作品向电影、电视剧、游戏、动漫等领域改编的过程中,这些读者仍然会成为主要的购买群体,这使得互联网企业的盈利模式突破了单纯依靠用户付费的发展瓶颈,转变为多种形态产品生产和用户付费并存的多元盈利模式。

 二、传统文学出版积极应用新技术,实现数字化转型

 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自媒体日益发达的今天,知识传播呈现人人传播、多向传播、海量传播的特征,受众参与意识越来越强,单靠纸质图书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阅读需求,文学出版的运行格局被打破。为此,传统出版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变革出版模式,寻求技术应用的最佳契合点,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

 第一,对已有图书产品进行数字化升级、改造和拓展。例如,在图书网站上与纸质书同步售卖的电子书,在文学网站上需要充值才能有偿阅读的文学作品,对经典作品进行阅读引导,对热门图书产品举办在线交流互动等。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显示,2006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整体收入逼近200亿元,其中电子图书收入达1.5亿元。2017年,整体收入规模突破7000亿元,其中电子书达54亿元。可见,数字化升级、改造的进程远超预期。

 第二,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实现互惠共赢。一方面,传统出版基于自身经典作品,与科技、影视、动漫、游戏、教育等相关企业合作进行延伸开发,使之在这些领域再度开发利用。另一方面,不断拓宽视野,放眼整个文化产业,从自身主营特色出发,实现跨地域、跨媒介、跨行业合作,充分利用合作方的资源、渠道和市场,拓展选题布局,延伸文学出版的产业链。同时,出版企业之间协作意识不断提升,合作不断深入,共建数据资源、共创内容主题、共享利益成果,以实现文学资源的互补整合。例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播出以来,引起强烈反响,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与其合作,及时推出了系列同名图书。又如,随着一些影视剧的热播,出版社与影视媒体结盟,推出“影视同期书”及相关的衍生产品,掀起阅读热潮。《指环王》《变形金刚》《哈利·波特》等都是影视同期书的代表,而《芳华》则是近年新媒体推广与影视同期的范例,带动了图书热销。此外,文学出版企业还把一些有影响的网络文学作品经过策划与加工,合作出版成纸质出版物以及其他形态的产品。当首部网络文学作品出版并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后,再以系列图书的形式陆续推出,形成规模效应,进一步培育了文学市场和读者群体,比如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10册)、何马的《藏地密码》(10册)等。

 第三,通过调整机制,实现出版的全程策划与运作。随着人们阅读方式、阅读习惯和阅读场景的变化,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为此,出版企业纷纷成立数字出版部门,以便走出纸质出版的固有模式,使数字出版成为独立的出版媒介,从而以更灵活的机制投入转型升级。与此同时,通过创建内容采编平台或出版管理信息系统,对采编出版流程进行创新和再造,从而深度挖掘与利用优质内容资源,实现“一个内容多种创意、一次采编多种生成、一个选题多种产品”的全程策划。在这一转型过程中,文学出版从曾经单一的来稿加工,转向针对不同内容主题进行有计划、分层次的全程策划,从选题阶段开始的培育读者群、确定作者,到编辑阶段的内容风格、产品形态,再到制作阶段的版式、装帧和印制,都以整体的出版理念为核心。例如,人民文学出版社自2000年开始运作的“哈利·波特”系列图书,就体现了全程运作,从多家出版社的“版权之争”(勾起了读者和媒体的关注和猜想),到整体设计、编辑与制作,再到各种媒体的密集宣传以及“全国同时首发”引起的新闻效应、电影与图书互动的营销策略等,成功促成了市场热销。此后,陆续引进相关的明信片、画册、填色书等,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影响,这种多形态的产品开发与其图书形成了呼应效应。

 第四,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新型内容传播体系,打造多元营销模式。传统出版积极借力发展,通过借助成熟的技术、平台与渠道,提升策划和营销能力。近年来,社交媒体通过聚拢有共同信息需求的群体,打造各类知识型社群,并通过商业化运作来拓展电商业务。“电商+社群”在成为网络社群营销重要方式的同时,也给文学作品的营销带来了机遇。通过网络社群营销,能够清晰地了解读者的实际需求,从而为选题策划、内容选择、媒介形态设计、营销方案制定等提供参考。文学出版企业陆续开通“三微一端”(微博、微信、微视频、客户端),调整营销部门的组织架构,设立社群平台营销专员,实现与读者、作者的全方位交流互动,凝聚市场资源,挖掘热点内容,逐渐成为产品营销的重要渠道。例如,目前人民文学出版社官方微博关注人数超过90万,官方微信关注人数超过45万并连续3年入选“大众最喜爱的50个阅读类微信公众号”,还开通了知乎、百家号、凤凰号、一点号、头条号等社交媒体的公众号,并实现内容的同步更新。此外,一些新型营销模式也日益影响着文学出版。例如,出版企业更加注重原创作品知识产权的管理与培育,知识产权运营已成为文学出版的重要商业模式,并逐步渗透到网络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领域的知识产权运营。又如,依托互联网思维模式来运作出版的“众筹出版”,让读者自主选择和判断,更接近市场和目标读者群。2013年《社交红利》一书在首次印刷之前,通过众筹方式预售了3300本,成为众筹出版的一次成功尝试。2019年7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海明威120周年纪念礼盒众筹”,众筹首日的金额就超过了30万元。

 三、新兴技术驱动文学出版深度融合,迎接智能出版新时代

 传统出版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出版业发展的总趋势,也是在信息经济整体转型发展形势下的必然选择。融合发展不仅体现在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还体现在出版产业链间内容、渠道、平台、用户、人才等的全方位融合。“融合”突出的是一体化,即人的观念、组织构架、业务流程、产品形态、服务体系等都要实现一体化。目前已有数字化转型成功的案例。例如,2016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正式上线,推出了结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元素的报道,并与众多国外主流媒体建立了畅通的沟通和发稿渠道,从而成为一个有报纸、杂志、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载体的新型媒体集团,可根据不同平台的传播特点,调整采编路径,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天候全媒体的新闻采集和发布。

 芯片技术、计算技术、软件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的应用日益交叉融合,催生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应用,全新的信息技术体系正在建立。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的落地应用,将实现从人与人之间的通信走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为我们勾勒出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世界即将走向万物互联时代。随着数据资源的丰富、传输能力的增强、计算能力的提升、核心算法的突破,融合多种关键技术的人工智能必将广泛应用,智能化社会即将到来。在新一轮技术创新的驱动下,出版业的融合发展进程必将加快,文学出版只有充分整合出版流程、创新产品研发,才能适应智能出版的需要。未来,文学出版需要积极应对以下发展趋势。

 1.文学产品形态更加多样化

 文学出版要把创新作为产品研发的着力点,提升内容创作能力,对自身拥有的内容资源进行分类和组织,分析并确定已有资源的特色,将不同资源与相应载体、传播渠道、阅读终端的特性相结合,打造具有个性特点的多形态产品,构建系列产品群。以各种形式聚合优质内容,在不同媒介之间实现多次共享和立体开发,突出其利用价值,从而延伸文学出版的产业链。例如,有声读物将成为文学作品传播的一种重要形态,喜马拉雅FM、蜻蜓FM、懒人听书等客户端应用下载量的持续增长就是有力的证明,一些出版企业开始进行这方面探索。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微信公众号开通了“人文读书声”栏目,主推有声读物,先后推出了《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悲惨世界》等著名作品,满足了读者听书的需求。

 2.出版流程走向智能化

 从无人机到无人驾驶,从语音识别到人脸识别,从智能家居到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进入了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也给出版业的融合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6—2017年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出版流程,在出版发行、印刷物流、数据加工、数字阅读、数字教育等领域得以广泛应用。人工智能先驱皮埃罗·斯加鲁菲在《2017未来媒体报告》中指出,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写作是未来媒体十大发展趋势之一。

 目前,人工智能在作品创作、翻译、校对、印制等各出版环节都有不少尝试。2016年一篇由人工智能与人类合作完成的短篇小说《计算机写小说的那一天》成功通过了《日本经济新闻》星新文学奖的初审。2017年,由清华大学研发的语言类人工智能系统“九歌”亮相央视第十期《机智过人》,获得对手和观众的称赞。微软机器人小冰创作了诗集《阳光失了玻璃窗》,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和讨论。此外,小冰还在天涯、豆瓣、简书等平台,用多个笔名发表诗歌,而且没有被人“识破”。2018年,号称全球首部由智能机器人翻译、人工审校的图书《极简区块链》发布,从输入原文到翻译输出用时不到半分钟。同年,百科全书机器人“司南君”问世,存储了来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权威内容数据资源,并对这庞大的语料库进行了深度标引,更加便于查询使用。阅文集团在编辑环节运用人工智能系统进行反剽窃以及对政治、社会敏感内容和涉黄内容的挖掘和审查,大大提高了审稿效率。此外,在选题策划环节,建立在编辑积累经验基础上的选题策划传统做法,其效率和准确度明显不能满足发展要求。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编辑人员确定的主题,通过综合推理、知识演化、数据计算、内容筛选等方法,把涉及的内容、政策、作者、读者、同类出版物等信息,从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海量信息中提取并呈现出来,为选题策划提供有力支撑。

 未来,让人做人擅长的事,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训练人机交互,实现人机协同,才能使出版人的创造能力、专业优势与人工智能的快速高效完美结合。

 3.个性化阅读定制服务成为可能

 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成年国民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80.8%,各类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均有所增长。为此,文学出版应充分发挥信息终端阅读的便捷性、资源的广泛性、网络的泛在性等优点,满足各类人群在不同场合的阅读需求。大数据为我们提供了传统技术手段所不能展示的事物关联信息,推动物联网成为重要的数据采集和数据共享平台,而云计算既是一种优化信息技术资源配置的方式,也是一种可以按需获取的服务。随着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技术的不断提升,海量数据甚至全样本数据分析成为可能。对于文学出版来说,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个性化的精准推送。比如,依据读者购买与阅读文学作品的次数、数量、时长、地域等进行全样本数据分析,为供需定位提供决策支持,对用户的特殊阅读需求实现定制服务,达成产品的分众化营销。

 近年来,以“知识服务”为主旨的产品或内容平台不断涌现,一些出版企业从搭建数字出版系统、资源库等基础环节开始走向搭建知识服务的资源平台,逐渐从满足用户的文献获取需求向利用知识重组形成解决方案转变,逐渐从“内容提供商”向“知识服务商”转型。对于文学出版来说,面对未来学习型社会,除了提供各类个性化阅读服务,还需要提供基于学习需要的个性化知识服务,引领读者进行有价值的知识学习。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用户个性和学习特点进行细分,实现“知识服务”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无缝对接。

 4.阅读体验更加生动有趣

 虚拟现实(VR)技术使大量的情境描述可以用量化和可视化的场景来表现,从而使文学作品的呈现方式发生全新改变。通过全景、立体的视听情境再现,让读者获得沉浸式体验,从置身事外的阅读变为主动为之的探索、交流互动、欣赏展示,在身临其境中获得多元的感官体验,甚至还能引导读者展开想象,激发创造性思维,自我填补作品的“空白”,参与到故事的创作中来。例如,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恐龙世界大冒险》、中信出版社的“科学跑出来”系列、吉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立体派”图书系列等都是VR技术在文学出版领域的积极探索。可以说,“VR+文学”融入出版业让文学作品焕发了新的生命力,随着5G时代到来,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基于VR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未来网络发展中的一个“爆品”。

 5.知识付费成为一种重要消费模式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持续推进,移动支付逐渐成为主流支付方式,知识付费也将搭上这一技术创新的快车,变得更加切实可行。目前,在运营方面较为成熟的知识付费模式主要有知识电商、社区直播、课程讲座、内容打赏、线下咨询、付费文档等。未来将出现越来越多“内容+服务”的知识付费模式和产品形态,内容成为知识付费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对文学出版来说,在强调内容深耕的同时,更加注重服务的引领。人民文学出版社始终坚持“持续为读者提供有价值内容”的原则,这句话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持续提供”,即一定要保持连续性;另一个是“有价值的内容”,即提供的内容一定是读者感兴趣且具有启发性的。文学出版只有提供精品内容和多层次全方位的知识服务,才能实现知识付费的可持续。目前,一些出版企业已经在探索知识付费模式。例如,2015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打造了基于社群、为读者提供知识服务的“知更社区”,服务形式有线下讲座、读书会、付费知识共享等。2016年,知乎、果壳、得到等诸多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2017年,《三联生活周刊》杂志社围绕自身品牌特色,打造的知识付费产品“中读”,以碎片化时代的深度阅读,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6.出版企业占据融合发展的主导地位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人们使用技术的门槛和成本都将大幅降低,流量已经不是问题,技术连接也不再是问题,技术资源会变得足够丰富,仅仅凭借技术优势已经难以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没有内容,所谓新技术将无用武之地。未来,文学出版需要具有内容资源和专业分工的出版企业协同和参与。文学出版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政治优势、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只要认准融合发展的方向并发力去做,这些优势就会成为未来文学出版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文学出版企业在新一轮技术变革中将获得不容错过的发展机遇,成为融合发展的主体,肩负起传播知识、传承文化、推进文明发展的责任与使命。

 (作者张贤明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