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文艺精品力作是时代精神坐标
发布时间:2019.08.2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赵强 阅读:117次
入选的原创现实题材文学作品,既树立了一个个文学标杆,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时代画卷。出版业应以此为契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争取策划、出版更多的文学精品,将其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和广大的读者。
每个时代都有其文学坐标,那一座座艺术丰碑,不但感染着那个时代,也会穿越时空,影响着后人的成长,为人们精神世界的完美奠定根基。近日,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先后公布。《人世间》《牵风记》《北上》《主角》《应物兄》5部作品获茅盾文学奖,《乡村国是》《心无百姓莫为官》《战上海》等15种图书获“五个一工程”奖。
这些紧锣密鼓的文学盛事,充分表明,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原创文学作品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原创评奖,不但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优秀现实题材文学出版相对不足的现状,还是一个重要的出版风向标:出版业必须紧密关注时代的变革,紧紧融入提高国家软实力的大格局中去。
实际上,我国的原创文学出版与人民群众对文学精品的期待相比,有辉煌成绩,也有不小差距。按照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中公布的数据,在我国年出版的50多万种图书中,文学类图书总印数7.4亿册,较2016年增加1亿册,增长14.5%,在22个图书类别中增幅名列前茅;文学类图书年度累计印数超过100万册的有7种,增加2种。这说明,高度关注现实生活的文学佳作并为读者津津乐道的作品还不够多。曾有人统计,我国年产长篇小说达到9000多部。然而,光有文学“高原”还不行,文学要想最大限度地感染读者,引领时代风尚,还需要更多的文学“高峰”。
改革开放41年来,主管部门从1982年起设立的茅盾文学奖,代表了我国原创文学精品的最高水准,时至今日,已经推出了10届。高度关注现实的作品占到了整个茅盾文学奖的一半。仅以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为例,资料显示,《平凡的世界》在小说连播和图书重印上创造了当代文学作品的两个纪录。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1988年测算,《平凡的世界》当年的直接听众达到了3亿人之多。在图书出版方面,据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数字统计,《平凡的世界》每年重印100万套,累计印数已达1700万套。在近年一些高校图书馆学生借阅文学图书的数字统计中,《平凡的世界》也一直名列第一。这部文学巨作,以它巨大的思想与艺术内涵,彰显了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是我们当今的时代精神。此外,如余华的《活着》,已被译介至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法兰西艺术和骑士文化勋章。
由此可见,优秀的文学作品有着巨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它如春风化雨滋润着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田,甚至对塑造人格、确立人生定位,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文学出版“高峰”并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需要创作界的巨大努力,以及政府主管部门的扶持和社会舆论的支持。当然,作家本身的潜心修炼,牢固树立为时代代言、为人民讴歌的创作思想也很重要。因为只有端正了创作态度,才能写出佳作。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和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入选的原创现实题材文学作品,既树立了一个个文学标杆,也为我们勾勒了一幅幅时代画卷。出版业应以此为契机,牢记初心使命、坚持正确方向,争取策划、出版更多的文学精品,将其奉献给伟大的时代和广大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