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4年,百余名工作人员参与编撰,堪称石窟考古报告里程碑之作—— 《大足石刻全集》:为了文明的传承

发布时间:2019.09.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刘蓓蓓      阅读:108次

 □本报记者 刘蓓蓓

 经过14个春秋5110多个日夜的坚守和磨砺,重庆出版集团携手大足石刻研究院,终于于近期共同完成了《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这套具有划时代、里程碑意义的鸿篇巨制。

 “向重庆出版集团‘文化担当、经典传世’的出版情怀表示敬意。”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为9月6日在国家图书馆举行的《大足石刻全集》出版座谈会暨赠书仪式专门写下了这句话。

 不完整记录就是失职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区境内所有石窟造像的总称,它代表了公元9—13世纪世界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1999年,大足石刻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目前重庆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系砂质岩石上的摩崖造像,已进入高速风化期。“如果我们在这个时代不把我们所看到的大足石刻完整记录下来,我觉得是一种失职。”大足石刻研究院院长、《大足石刻全集》主编黎方银如此表示。此前虽然有大足石刻的相关图书出版,但基本上都是单本单卷。为了忠实记录这一规模巨大的艺术宝藏,2003年,大足石刻研究院组成课题组,全面开展大足石刻考古学研究。2010年,带着薪火相传的文化自觉和文化担当,曾协助大足石刻成功申遗的重庆出版集团,决定联合大足石刻研究院,启动《大足石刻全集》出版项目。

 像工作量如此巨大、人力物力投入如此之多、历时又如此之长的基础科研工作,没有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前瞻性认识和大力支持是难以完成的。据介绍,这套书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重庆市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在该书编撰最为紧张的2011年至2013年,重庆市大足区委、区政府曾3次将该书的出版写进《大足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稿件堆成了一座山

 14年,100余名文物工作者和出版人携手,坚持不懈、不舍昼夜,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圆满完成了编撰出版的各项工作。

 回顾14年的漫漫历程,黎方银心中感慨万千。由于工作量巨大、多工种交叉,加上野外作业受气候、环境影响明显,编写工作又细致繁复,项目推进难度之高、强度之大,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之多,远远超出了预期。“我们在一次次学术挑战、心理煎熬和挣扎中度过,既有过责任在肩的压力、时不我待的紧迫,也有过无所适从的困惑、止步不前的彷徨。但当图书正式出版时,所有这些都变成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印象深刻、值得久久回味的美好记忆。”

 具体承担项目编撰工作的重庆出版集团美术分社社长、总编辑郭宜,谈起出版过程时也感到异常艰辛:“扎根野外、负重徒步、同步编辑……我们既是编辑又是作者。”

 项目分成科考、影像、测绘3个组,重庆出版集团美术分社因为具有丰富的考古拍摄经验,所以承担了影像组的任务。编辑们在野外工作,凌晨四五点起床、两三点休息是常态,有的拍摄还需要在山崖边、丛林里冒着生命危险完成。有的地方汽车去不了,编辑们就要背负几十斤甚至上百斤的器材徒步行进。有一位20多岁的编辑因工作劳累导致腰椎病情恶化,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不得已进行手术医治。美术分社副总编辑郑文武因肾结石住院治疗后,为保障工作的推进,病情未痊愈,还在尿血的情况下就带领同事们奔赴现场开展工作。

 这套书体量大、专业性很强,所以编辑强度也很大。重庆出版集团美术分社编辑夏添还记得,因为第11卷索引卷是对前10卷内容的汇总,所以每个词条都要核实前面10卷的内容,看一页工作量就非常大。“我们有一次清理稿件时自己都被吓到了,因为放到桌上时堆成了一座山。”作为年轻编辑,重庆出版集团美术分社编辑王娟说,能参加这样大的项目非常荣幸,虽然在编撰过程中痛并快乐着,但快乐更多一些。

 填补石窟考古出版空白

 “出版的本质在于传播知识、传递信息、传承文明,这套书非常好地体现了出版工作这一本质。”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在座谈会上如此评价《大足石刻全集》。

 与会专家们认为,在行业领域,《大足石刻全集》将中国石窟考古推向新的高度,集文献、影像、科考测绘于一身,以考古报告的形式再现了大足石刻数万尊造像的原貌,堪称国内石窟考古报告里程碑式的代表,《大足石刻全集》将载入出版史册,填补石窟考古出版空白。

 著名石窟考古专家丁明夷在该书序言中表示:“谓之为我国针对一个大型石窟群编写的第一部比较全面的考古报告集并非过誉。”

 “接下来,我们在做好该书宣传发行工作与开发好后期衍生产品的同时,会继续认真做好正在建设的大足石刻数据库项目。”重庆出版集团党委书记、总编辑陈兴芜说,重庆出版人将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埋头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