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期盼服务配套更精准

发布时间:2019.09.2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张福财      阅读:110次

 9月20日至22日,第15届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海图会展馆总面积34500平方米,两岸520余家出版机构参与,共计20万种70万册图书参展,规模比2017年在厦门举办的第13届海图会扩大近70%。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海图会台湾参展单位数量创历届之最,并且所有参展台湾原版图书可对大陆普通读者开放选购。此外,今年除在主场馆设置8个专业展区外,还同时在外图厦门书城、厦门新华书店、鼓浪屿外图书店及泉州、莆田设立分会场,进一步提升两岸出版影响力辐射范围。

 海图会走过15年,在不断推进两岸出版融合发展方面可谓功不可没。就未来如何让海图会越办越好,对业界越来越有吸引力,记者在海图会现场采访了几位业内人士。

 希望形式更多样服务更周到

 “特色图书偏少。”这是莆田市图书馆副馆长张翔今年对海图会的印象。张翔表示,本届海图会让他印象最为深刻的是厦门外图阅读生活空间,因为该空间在布局上和其他展位有明显的区别,从这一角度考虑,他提出建议,未来主办单位是否可以大力引导展商在展位布展上更加灵活,形式更加多样,以突出本社的出版特色。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大型出版集团与小型出版单位会有不同的诉求。大陆某出版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从2012年开始参与海图会,明显感受到在厦门美术馆举办书展的效果会优于在会展中心,他认为吸引人流量应该是图书交易会主办单位最主要的任务,这与活动选址、前中期的宣传息息相关。他建议,未来主办单位是否可以通过与社区、学校、机关单位等合作的形式推出多种多样的惠民购书政策以吸引大众,同时惠民的力度可以精准定位一定群体,如联合社区给予贫困家庭最大购书优惠可能。

 雄狮美术是台湾的小众专业型出版单位,其总编辑李柏黎回忆,雄狮美术此前参与了四五次海图会,从往届参与情况分析,他建议书展主办单位未来可以提供个性化服务,针对不同规模的参展单位细化服务。如是否可以独立举办一场两岸小众出版单位的特色图书推介会,以扩大小众出版的影响力,增加更多版权交易机会。

 台湾颜色贞观文化事业有限公司总编撰陈傅发建议,图书交易会的收银模式在未来也可以有所转变。他说到海图会的统一收银方式,展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实时销售情况,其实对于带动展商积极性是不利的,“如果可以让展商实时了解到自家的销售数据,有销量的其实会很有成就感,偏弱点的会有紧迫感”。

 参展商应多关注后续效应

 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是本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之一。该协会理事长林洋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参展商要明白“图书交易会”与“书展”之间的区别。不同的主办单位有不同的侧重点,比如海图会由厦门外图集团做主导,其定位更加侧重于馆配与版权贸易的推动,这对小型发行单位来说,确实有一定劣势存在,但是参展商要理性看待。

 林洋慈认为,海图会的模式效益并不是凸显在现场,更多的是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交流机会,“有的单位现场不会做采购决定,而是回去之后慢慢比对挑选,从业者更应该看到海图会会后的延续效益”。

 林洋慈表示,未来他们会全力配合厦门外图集团,针对各方意见建议,尽最大的努力做好配套服务。

 此外,本次记者采访对象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图书交易会的文化推动使命,大家一致认为,图书销售不是各类图书展会、交易会的最主要目的,吸引更多的人员参与进来,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带动大众对文化的认识才是关键所在。

\"\"

    ▲传统印刷术吸引海图会读者。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