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类防疫图书:居家“课堂”新天地

发布时间:2020.02.2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刘蓓蓓      阅读:95次

 □本报记者 刘蓓蓓

\"\"

  根据《我是抗病毒小勇士》绘本开发的闯关游戏获得妈妈们的好评。

  资料图片

 

 为什么这个假期我不能出去玩?为什么我一直不开学……在今年春节假期,这是让很多孩子困惑的问题。想读者之所想,出版人及时推出了多种少儿抗疫图书,帮助家长向孩子解释正在发生的这一切。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对这些疫情相关少儿图书进行梳理发现,少儿社、科技社是这类图书的主要出版方。这些图书具有什么特点?在形式上有何创新?其中的科普图书如何做到速度与质量兼顾?记者为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多种题材全方位关爱

 在这些少儿抗疫图书中,既有面向学龄前和低年级小学生的科普绘本、故事图画书、童谣、漫画,又有面向中小学生的挂图、手册、指南。既注重对疫情本身的答疑释惑,也注意孩子的心理疏导防护。

 为了增进青少年对新冠肺炎的认知和预防,不少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安排部署,指导当地出版社推出了针对青少年的相关防护读物。2月11日,在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大力支持下,河海大学出版社联合中国大地出版社、河北领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第一时间策划、研发了面向广大中小学生群体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知识挂图》;按照吉林省委宣传部的部署,吉林教育出版社联合长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健康教育中心,编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护指南(学生版)》;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和速溶综合研究所共同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手册》(图解学生版);按照天津市委宣传部部署,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编写了《天津市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南》,在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基础上,又趁热打铁推出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指南(少儿版+音频版)》。

 做好心理防护,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是抗疫的重要内容。华东师大出版人重点关注疫情下的中小学生及教师、家长的心理健康,携手上海的心理健康老师,于2月7日策划推出了《抗疫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心理防护手册》;北京出版集团携手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推出《新冠肺炎防控青少年心理咨询百问百答——来自12355的声音》,对全国10省市服务台100个代表性案例进行解析,帮助青少年、家长及教育工作者科学认识、应对疫情,减轻心理干扰及可能造成的心理伤害。

 科普图书也是此次少儿抗疫图书重要类别之一。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助理张东君告诉记者,该社科普书《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抛却了说教,以新型冠状病毒“我”为主人公展开故事,把“我”的喜怒哀乐加入其中,用轻松的口语化讲述把防控知识穿插其中,提升了科普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据记者观察,不少出版社已在陆续策划给孩子看的抗疫文学图书。比如陕西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致敬——陕西少年写给武汉的信》一书,少年们以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逆行者”的致敬;长少社正面向全社会征集《战“疫”书简:致最牵挂的你》书稿。

 创新形式更易于接受

 除免费提供电子书阅读外,针对青少年阅读特点,不少少儿抗疫图书还增加了音视频版,让孩子们更易于接受。

 黑龙江科技社《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绘本》的纸质图书、电子书、有声版是同步出版的。图书出版之后,出版社基于图书,与新华社、凯叔讲故事等平台进行了深入合作,制作了《新型冠状病毒的警告》《这是个秘密》《对战!新型冠状病毒》等视频,这些新媒体的展现方式受到孩子们喜欢,点击量都在100万以上。张东君告诉记者,这些音视频在制作过程中,出版社的编辑与媒体的编辑就文案进行了多次修改。“我们对疫情的了解是在逐渐深入的,图书第一版出版之后,我们对病毒传播途径又有了新的了解,于是把新的知识点加入到了视频之中。”

 “不同的多媒体展示形式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够全方位地吸引孩子真正地接受并吸纳这些信息。”东方出版社总编辑孙涵说,基于此,东方出版社在产品策划设计之初就邀请了知名亲子自媒体品牌Michael钱儿频道,录制了《给孩子的病毒科普图鉴》音频和视频版。

 值得一提的是,东方社还推出了“H5抗肺炎知识闯关游戏”。原来,《给孩子的病毒科普图鉴》策划编辑王艳伟向孙涵提到,原创界绘本黑马麦克小奎有一个《我是抗病毒小勇士》绘本很不错,是通过问题设置来呈现科普内容的,但是已被蒲蒲兰签走了。听到这个消息,孙涵的第一反应就是电子版还在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开发互动性更强的答题小游戏,让孩子边玩边学,还可以和《给孩子的病毒科普图鉴》互相带动一下呢?正是这一创意得到了麦克小奎的认同和“小小包麻麻”团队的公益支持。开发团队仅用了3天就上线了“H5抗肺炎知识闯关游戏”,得到了诸多社群里妈妈们的好评,而东方社也因为这个创意获得了该书电子版的版权。

 传递知识更传递理念

 前不久,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动物小百科》中存在对于果子狸的不当表述被网友指出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书中直言不讳地称果子狸可以食用、入药和当手工原材料,如此功利和赤裸的内容,引发网友吐槽也不难预料。武大社已经紧急回应,第一时间全面下架这本书。

 在此次疫情期间,出版社也及时推出了一些科普图书。这些科普图书基本都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的,武大社的这一事件提醒出版人,非常时期科普图书的出版,要速度更要质量,知识的严谨性和绿色生态理念缺一不可。

 东方出版社推出的《给孩子的病毒科普图鉴》从2月2日签约选题到2月12日电子书上线,仅用了10天时间。孙涵告诉记者,正因为时间紧,做的又是给孩子的读物,所以对于稿子的质量和知识性的把关反而更为严格。外部,出版社找了不止一位专业医生进行审定,并邀请了中国医师协会唯一报纸《医师报》的编辑进行内容把关与推荐;内部,更是反复打磨,早已不止三审三校。孙涵还向记者强调,与同类单纯讲科普的绘本相比,《给孩子的病毒科普图鉴》的特色在于更重人文关怀,作者专门用一个部分的内容让孩子知道如何与自然和平相处,敬畏自然、懂得谦卑。

 记者留意到,在这次时间紧、任务重的出版过程中,出版社策划科普图书时,多会与医疗专业机构进行合作,以此保证内容的专业性。比如黑龙江科技社与黑龙江疾控中心进行合作;长江少儿社则请来湖北省科普作家协会医学专业委员会进行指导,来自湖北多家医院的专家担任科学顾问。

 中少总社期刊中心副总监李晓平从事多年科普图书编辑工作,在她看来,科普读物的生命力首先在于知识的准确性、严谨性。所以无论出版时间多么紧张,这个基本原则是坚决不能突破的。另外,做科普要有一种现代的生态理念,因此在介绍动物的时候,要保有一个基本常识:不要站在以人为中心的立场上来讲动物的肉怎么吃、动物的皮毛能用来做衣服还是做药材,除非是特别专业类的图书有这种需要,对于面向大众的科普图书是要避免这种说法的,这也是做科普图书的另一个基本原则。

 尊重和敬畏大自然,这是科普创作者和科普编辑人员都应该有的一个基本意识。李晓平特别提到,这种意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深化的,所以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思想认识,这样才能够把好关,做到在编辑加工的过程中把正确的生态理念渗透到出版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