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对个人一等奖冯姝玲: 做校对工作也要有匠心
发布时间:2020.03.3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杨志成 阅读:145次
编者按 国家新闻出版署近日印发《关于表彰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获奖代表队、获奖人员的决定》,对获奖人员和获奖作品予以表彰。在此次比赛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贺振雷、科学出版社王运获得了编辑个人一等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徐德霞、北京出版集团冯姝玲获得校对个人一等奖。本期人物专版将镜头对准这4位获奖者,且听他们说说获奖的心得感悟,听他们娓娓道来与文字打交道的那些事……
□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在“得形”的基础上尽力“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校对,更有助于发现稿件中的隐性差错。
——冯姝玲
在第七届韬奋杯全国图书编校暨高校编辑出版能力大赛中,来自北京出版集团的冯姝玲获得校对个人一等奖。《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了冯姝玲,探究她获奖背后的故事,感受校对工作的别样魅力。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您个人的从业经历和参赛经历?
冯姝玲:我从事校对工作已有10年。我是理工科出身,大学的专业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毕业后半迷茫半向往地进入了出版行业。
刚入行时,我做过两年教辅图书文案编辑,主要负责化学类教辅书稿。在2009年集团内部调动中,我进入校对科,从此开始了校对工作,从一名校对“小白”慢慢成长起来。
2011年,我第一次参加韬奋杯全国出版社青年编校技能大赛,获得了校对个人二等奖。第一次获奖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也让我明白我走在一条正确的校对之路上。
2015年、2017年我又参加了第五届、第六届的韬奋杯大赛,分别获得校对个人优秀奖、二等奖。2019年的第七届大赛,很高兴能够获得校对个人一等奖。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校对在旁人看来可能是一个比较无聊的工作,您坚守在岗位上并获得一等奖,毫无疑问在校对工作上一定有过人之处,您有哪些经验或技巧可向业内人士分享?
冯姝玲:如您所说,校对这个工作在很多人看来是无聊的,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存在感低。不了解出版行业的人,大多“只知编辑,不知校对”,即便在出版界,对校对的认识也存在不少误区。如果要评一个“十大被误解工作”榜单,校对一定名列前茅。
在我看来,校对是平凡而不简单的,正如周奇先生在《现代校对学概论》中所说,校对是“文字性、学识性的创造性劳动”。我一直从事校对工作,不算是您说的“坚守”,而仅出于对校对的热爱,投入校对工作让我有很多收获。
我不认为校对有什么技巧,就个人而言,或许有些经验可以和各位同仁分享。
慢工出细活。越是内容难度大、错误多的书稿,校对起来越慢,欲速则不达。
“得形”兼“得意”。周奇先生说,编辑的阅读重心在于“得意”,校对的阅读重心在于“得形”。我自己的实践经验是,在“得形”的基础上尽力“得意”,在理解的基础上校对,更有助于发现稿件中的隐性差错。
较真。在校对时,我好像有了强迫症,喜欢和稿件中的疑点较真。核查疑点是为了探寻文字背后的真相,查阅的工具书和资料越多,校对完成时收获也越大。
整体意识。校对阅读强调“细”,要求一字不略过,但又必须通观全局,“瞻前顾后”,校对中应整体把握书稿的内容、结构体例、文体和语言特点等,关注全书的整体性要求。
形成体系。校对每一本稿件,都会有所积累,可以根据个人以往积累建立初步的知识框架,校对中可对语言文字等知识进行梳理(推荐借助思维导图工具),逐步填充知识框架形成体系,并不断完善。
复盘。通过复盘,当某种熟悉的类似的疑点出现时,往往能够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应对,在脑海中会出现适用的校对方法或者可查阅的工具书、资料,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在您看来,如何做一个称职的校对?
冯姝玲:一个称职的校对,首先要有责任心和使命感,认真对待经由自己校对的每一份稿件,牢记把差错消灭在图书出版之前的使命。
其次,在加强语言文字功底、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不断提高对政治性差错的敏感性。
再次,要有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善疑,多思,慎改。
最后,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坚持原则,守住质量的底线。做校对工作也要有一颗匠心——坚持高标准、严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