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四史”图书:丰厚内涵汇聚精神力量
发布时间:2020.09.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孙海悦 阅读:127次
□本报记者 孙海悦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作出重要论述。近来,出版界推出一批精品力作,全方位、多角度帮助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学习“四史”,让初心如磐、担使命在肩。
回望厚重历史 启迪发展之路
铭记历史,是为了启迪未来。一批“四史”图书蕴含丰厚内涵,彰显精神力量。
中共党史出版社副社长潘鹏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该社逐步形成了“四史”图书矩阵,党史权威著作和读物包括《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中国共产党简史》等。其中,“中国共产党历史系列辞典”由庞大党史专家团队协作编纂9年,总计500万字,是我国第一部按专题编纂的大型党史知识工具书。
党史类图书中,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共中央在延安——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崛起》《史实与影响——中共党史中的人与事》等史实类图书和《周恩来:永远的榜样》《走完长征的女红军》等人物类图书。党建读物出版社《党代会历史细节:从一大到十八大》系统介绍18次党代会召开的历史背景、基本情况、重要影响,多角度呈现党代会这一独特政治盛会。人民日报出版社经典品牌“必修课”中的《党史必修课》全面展现中国共产党发展壮大的辉煌历程,已累计发行30万册。
当代中国出版社推出了一批新中国史相关图书。该社总编辑曹宏举介绍说,《新中国70年》是第一部系统、完整记述共和国70年历史的权威著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1949—2019)》(中英文版)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宝贵经验及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丛书(1949-2019)”则是新中国史研究领域的厚重专史著作。
此外,人民出版社推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2019)》等主题图书、《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等市场类主题图书和《回忆主席与战友》等人物与史实类图书。党建读物出版社《新中国七十个瞬间》以珍贵的历史图片、视频、音乐、文献片段和精练的文字说明,为读者带来丰富情感体验。人民日报出版社《人民日报中的共和国大事:1949—2019》全方位、多领域、宽视角折射了70年来我国在各领域的巨大变化。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图书,数量规模均居全国之首。人民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张振明介绍说,中央批准的四大出版项目《习近平改革开放思想研究》《改革开放大事记》《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百城百县百企”调研系列》全部由该社承担或主要负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回顾与思考》《改革开放改变中国——中国改革的成功密码》等,也对改革开放40年进行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宣传。
此外,党建读物出版社《改革先锋风采录》呈现了100位先锋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人民日报出版社《对外开放四十年:回顾与展望》回顾对外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总结宝贵经验,展望发展愿景。
社会主义发展史图书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丛书”分12个专题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主要观点、精神实质,阐明这一思想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中国的原创性贡献,分析这一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呈现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及其伟大意义。该丛书注重在理论的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对于引导党员干部群众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这类书中,人民出版社完成《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纪念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特辑》(15种)三类中央确定的经典原著出版工作。江苏人民出版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研究丛书”注重政治性、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统一,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创新性与实践性。上海人民出版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地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特别介绍近代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
编创匠心打磨 彰显鲜明特色
在众多“四史”图书中,不少图书在策划思路、选题价值、作者队伍等方面独具特色。
《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曲青山、原副院长吴德刚担任主编,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82个故事。潘鹏告诉记者,书中的每个故事仅有千儿八百字,但真实准确、感人至深。更为重要的是,作者们没有满足于讲好故事,每篇文章末尾都有精练的文字照应现实,揭示故事背后的深刻道理。该书出版一年多内已重印5次,累计印数4.2万册。
党建读物出版社总编室主任张弘骏介绍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史料大全”全面系统地收集了井冈山斗争时期留下的档案文献资料和重要研究成果,基本实现了文献内容收录的全方位、广覆盖。该丛书出版过程中,60余人分赴北京、江西、湖南、福建等地党史办、纪念馆、博物馆广泛收集史料,后期则加强统稿,及时纠偏改错。丛书共1077.8万字,8卷26册,包含体系完备而丰富的史料,鲜活、生动,并以新的角度、视野、观点提供系统、完整的历史文献资料。
张振明告诉记者,为充分发挥全国人民出版社系统统筹力量做大选题的优势,在2018年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携手全国各人民社推出“中国改革开放全景录丛书”,全景式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与此类似,在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人民出版社联合全国各地人民社策划出版了“影像中国70年丛书”。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室副主任毕春月介绍说,《党史可以这样讲:初心·使命》邀请全国优秀宣讲员斯国新撰写,通过分“段”讲解的方式将中共党史用“精神”串联起来,既不失讲解的系统性又解决了阅读的便捷性,既维护了党史的严肃性又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用数据和细节讲党史是该书的另一特色,全书既有对时间的梳理、对事件的回顾和对数据的总结,又有对原因的剖析、对经验的讲解和对历史的评价,同时给出了弘扬和传承精神的方法和路径。
创新载体形式 放大出版价值
面对新时代读者需求,如何在表现方式、载体形式、传播平台等方面加以创新,更好地发挥出版价值?
“四史”教育,重在滋养初心、坚定信念、强化担当。潘鹏认为,要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应当在图书表现方式的丰富性、多样化和读者对象的拓展上下功夫。目前,《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正在翻译成英文,《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正在翻译成藏文。他认为,优秀的“四史”图书如能翻译成多语种、多民族文字,必将有助于在更加广阔的范围内汇聚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实现和放大‘四史’图书的出版价值,重点在于提高出版的‘四化’水平。”张弘骏分析说,在视角的大众化方面,要强化需求导向,对图书的整体架构和呈现形式加以设计。在表达的通俗化方面,要善于运用群众的语言,使图书既有深度和专业性,又通俗易懂。在指导的分众化方面,要按照不同年龄、不同领域受众的特点分类编写,提高推广精准度。在载体的多样化方面,要通过形式创新提高阅读吸引力、传播有效性,用读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讲活历史。
在张振明看来,通过强化融媒出版和创新宣介平台,能够更好地彰显“四史”图书出版价值。在强化融媒出版方面,配合重要纪念节点,人民出版社与重点文献纪录片相呼应,推出《长征的故事》《我们走在大路上》《不朽的马克思》等系列视频书,以文图和音视频全媒体形式增强可读性与感染力。在创新宣介平台方面,人民出版社“读书会”开通了“为你读书”“听书”“图书推荐人”“99号杂谈”等栏目,积极宣介“四史”图书。
“相对于学术专著或理论、评论作品,讲述史实、实例的通俗读物更受普通读者欢迎,讲故事比单纯说教更能入脑入心。”毕春月认为,在保证准确性、客观性和权威性的同时,“四史”图书应在结构体例、表达方式等方面增强吸引力。另外,可以增加扫描收听音频或观看视频、在线答题等线上线下互动模块,将新媒体平台的“微阅读”“快阅读”和纸质图书的“深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提高阅读效率、增强阅读体验,将图书的学习引导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