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刘大年全集》全面呈现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成果 既是“战士型学者”又是“学者型战士”
发布时间:2021.03.0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范燕莹 阅读:76次
□本报记者 范燕莹
“全集的出版,使得我们可以看到刘大年作为一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成长印迹。”“今天我们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持用唯物史观研究历史,刘大年的研究方法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日前在京举办的《刘大年全集》出版座谈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刘大年全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史料价值及现实价值,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重要文献。
刘大年是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他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以及诸多富有创见的学术观点深刻影响了我国史学研究。16卷、近700万字的《刘大年全集》日前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全集之“重”:
学术精品 正当其时
“刘大年治学领域广泛,研究深度与广度并举,思想活跃,治学勤奋,是一位值得敬佩的历史学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副主任朱诚如回忆了与刘大年交往的点滴,认为其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史学研究上,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取得了很多创获性的见解。
“父亲在民族危亡时选择了一条正确的大路、光明的大路,旗帜鲜明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客观的学术原则,坚持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令我感到骄傲和自豪。”刘衡山这样回忆父亲刘大年的著述生涯。
刘大年既是“战士型学者”又是“学者型战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对全集前言中的这一评价感触颇深。“如果一个学者没有坚定的立场,可能他的研究成果未必持久。这也是刘大年先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金以林说。
专家表示,《刘大年全集》的出版,有助于读者了解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历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全集之“全”:
既是整理 又是发掘
精品出版,首先要求出版社有好的选题设计,学术出版也不例外。在专家看来,湖北人民出版社具有非常敏锐的选题意识,独具慧眼、独具气魄地抓住了这一选题,这是有出版眼光、出版胆识的具体体现。
《刘大年全集》收录刘大年的文章、著作、日记、书信等近700万字,其中包括200余万字的未刊文稿。
“全集要有全集的风貌、全集的架构。”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说,早在1999年,他曾发表过一篇随笔,对全集不全的出版现象提出自己的意见。20年过去,全集不全的出版现象依然存在,有些全集更像是作品集、文集,有些该有的内容没有,在这一点上,他认为,《刘大年全集》力求全集之全,收录刘大年资料齐全,是当之无愧的全集。
全集之“全”,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马国仓看来,“它既是一部整理性的作品,也是一部发掘性的作品。”他认为,全集的出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重大理论问题。书中蕴含丰富的政治营养,为马克思主义史学研究这一学术宝库增加了分量。
全集之“精”:
忠于原作 版本可信
《刘大年全集》出版前后历时5年,其出版背后凝聚了编者团队、出版团队的智慧与心血。出版方介绍,该书的编辑原则是力求全面和真实,尽力编入著者的全部著作,尽量忠于原作,保持原貌,为读者提供可信的版本。
山东曲阜师范大学教授黄仁国讲述了《刘大年全集》编辑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他介绍,对该书所有的内容,主编张海鹏都反复对照、修改,其中年谱、诗集等,修改稿不少于3次。“78岁高龄,这么精益求精的态度,让人非常感动。”
记者了解到,在《刘大年全集》出版过程中,出版社投入大量人力,抽调精干编辑力量投入该书的编辑出版;严格编校管理,增加校次、审次;多次请专家审读,保证出版质量。
一部学术精品的顺利出版,也离不开国家对重大出版项目的扶持。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副主任何瑞说,刘大年先生的作品在今天再次受到学界关注,不仅在于内容权威,在于经受时间检验的高质量,更在于作者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在于总结历史与服务现实的实践价值。
结合《刘大年全集》出版的现实意义,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谈道,出版就是要服务于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现实,这种出版的文化自觉值得点赞。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建国认为,本书不仅对于学习党史有重要意义,还可以通过本书的学习加强年轻人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