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ts/addons/cms/images/listfocus.png)
新闻中心
《岭南文库》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举行—— 开地方文库之先河 呈岭南文化之辉煌
发布时间:2021.12.16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徐平 董芳 阅读:88次
□徐平 董芳
12月11日上午,由广东人民出版社主办的《岭南文库》三十周年学术座谈会在广州举行。中共广东省委副秘书长、宣传部副部长王桂科,广东省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等领导出席座谈会。岑桑、张荣芳、陈永正、李吉奎等近50名专家学者参加活动。与会领导和专家学者回顾总结了《岭南文库》30年来的成绩、奋斗经历和经验,并展望未来,为发展建言献策。
《岭南文库》开地方文库之先河,是“岭南文化的百科全书”
广东地处五岭之南,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近代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当代改革开放的先行地。钟灵毓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哺育出灿若星河的杰出人物,也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岭南文化。
为进一步加强对岭南文化的整理、研究和阐释,1990年,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和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主持成立广东省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决定出版《岭南文库》,在广东人民出版社设置《岭南文库》编辑部具体负责编辑出版。1991年,《岭南文库》出版工程正式启动。
《岭南文库》是全国第一部地域性大型文库,开地方文库之先河,全面反映了岭南的历史、地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文史、文物考古、民族、宗教、风俗、人物、自然资源、工农业、专门史等方面内容。丛书的选题涵盖有关岭南的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主要出版海内外学术界在各方面研究岭南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著作,同时有选择地收录历史上有关岭南历史文化的名著(包括翻译著作)、若干岭南古籍文献,逐渐积累成为研究岭南的不可或缺的知识库、资料库,在祖国文化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至今,《岭南文库》已出版155 种,其普及丛书“岭南文化知识书系”已出版228种,共出版383种。这近400种著述从各个方面反映了岭南文化的基本面貌,论述了岭南文化的基本内涵,勾勒出作为一个地域文化实体的岭南文化的清晰形态,雄辩地说明了源远流长的岭南文化的厚重和辉煌,被誉为“岭南文化的百科全书”。
季羡林等:这套书有巨大的文化价值和社会效益
《岭南文库》先后获得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广东省优秀图书一等奖等荣誉,还被海外多个著名的图书馆收藏。丛书中的若干著作如《简明广东史》《岭南文化》等,被一些高校选为补充教材。经过30年锲而不舍的努力,《岭南文库》以其广受赞誉的成果,证明其出版宗旨和编辑方针是正确的,总体设计和选题计划是合理的,已出版的著作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达到较高的学术品位,相当一部分著作填补了有关岭南文化研究领域的空缺,起到开拓作用,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读者的欢迎。国内许多著名学者都曾给《岭南文库》以较高评价。
著名学者季羡林说:“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文库》各书所研究的既是有关岭南的重要课题,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又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重要价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起到促进和深化作用。”
著名哲学家张岱年说:“这套丛书对岭南文化作了最完整、系统的研究,是一套优秀的地域性百科文库。”
著名出版家、语言学家陈原认为,《岭南文库》是“奠基性的文化积累丛书”。
哲学家邢贲思说:“《岭南文库》的编辑出版,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为解决优秀学术著作出版难问题闯出了一条新路子。像广东这样为一套丛书的出版设立专项基金的情况,目前尚不多见,这种成功的经验,值得充分肯定和提倡。”
岑桑:30年前的愿景基本实现,未来要走得更加稳健
在座谈会上,今年已95岁高龄的出版家、作家岑桑回顾了《岭南文库》30年来的奋斗经历。作为《岭南文库》的执行主编,他回忆起30年前接到《岭南文库》任务时的三个愿景:第一,能够用300个选题来从各个角度展示《岭南文库》的博大、辉煌;第二,希望能够推出一批高质量的著作,来证明岭南文化是实体的存在;第三,把整个岭南文化的版图作一次全面的思考。
“目前这三个愿景可以说基本上看到它的身影了。好比一座大厦,你已经看到了它的轮廓,要再加以装修,加以补漏,使得它更加完整。”岑桑表示,虽然30年前许下的愿景在望,但《岭南文库》未来的出版之路要走得更加谨慎、更加稳健。
“《岭南文库》已经走过30年,接下来如何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在建设文化强省中作出新贡献,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岭南文库》执行副主编陈海烈汇报了文库未来的发展设想。首先,加强原创性的学术出版,通过一批具有研究深度、见解独到的学术著作,来彰显岭南文化的深厚底蕴,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其次,要加强馆藏文献整理校点和注释点评成果的出版。未来将重点编辑出版好岭南笔记丛刊、名家别集、地区文粹等等。另外,要广罗深挖岭南民间珍稀文献、重要非遗、各类有特色的民歌民谣、说唱文学、竹枝词等,将其纳入岭南文化出版范围,编撰出版普及岭南各科文化知识、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读物,增强岭南地区民众对本土文化的自信。
《岭南文库》:要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共广东省委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历任省委领导都为文化强省建设殚精竭虑、长远谋划。1991年,《岭南文库》启动,时任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黄浩兼首任主编,并议定《岭南文库》以后的各任主编均由省委宣传部部长兼任。
谭君铁表示,广东省出版集团将以《岭南文库》30周年为契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文化强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讲话精神,推动岭南文化读物的出版工作,深挖广东特色资源,梳理岭南传统文脉,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他强调,广东省出版集团将更加关注《岭南文库》的出版工作,继续从政策、资金、人才各个方面给予支持,也希望广东人民出版社的领导班子、《岭南文库》的出版团队再接再厉,发愤图强,将《岭南文库》出版工作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为广东文化强省建设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的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王桂科强调,继续编纂《岭南文库》,对岭南文化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是事关文化传承的千秋大业。当前,我们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致人民出版社成立100周年贺信精神,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岭南文化创新发展结合起来,深入推进岭南文化研究阐发、国民教育、文化创造、融入生产生活、宣传教育、交流互鉴等行动,打造岭南文化新高地。
对于下一步岭南文化的建设,王桂科强调,要深入研究阐释岭南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及时总结一批广东音乐、岭南美术、地方戏曲、广东书法、岭南方言等岭南文化探源成果。要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名城、古镇、古村落、古文化街区,推进红色革命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强对党史、军史的挖掘研究,积极开展收集史料、征集文物工作,宣传阐释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扎实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工作。要善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岭南文化发展的有利条件,积极借助现代传媒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岭南文化生产和传播体验方式。要借助影像和数字技术,创新传播渠道和方式,形成《岭南文库》融媒体传播平台,走进百姓生活。要秉持“大家品位、大众口味”的出版风格,以融媒体的出版方式、鲜活的语言,努力将优秀的传统思想、传统精神与当代生活、当代题材有机融合,让经典岭南文化走进读者的日常生活,走进读者的内心世界,不断提振当代国人的精气神。
30年是一个里程碑,不是终点。《岭南文库》将继续做好岭南文化的挖掘、研究和传承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图片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