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于友先出版工作选集》:改革践行者的足迹
发布时间:2021.02.05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120次
□黄国荣
收到原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的新书《于友先出版工作选集》(人民出版社)十分欣慰。老署长80多岁高龄仍在关注着从事过的新闻出版事业,整理出100余万字的著作。读后,除了感受他对事业、对行业、对人的一片真诚,也随同著述中的篇章,重温数十年出版改革的艰难历程,回首一代人奋斗创业的杰出作为,以及那些可叹可赞的不凡业绩。
于友先同志自1993年5月到新闻出版署担任署长,2009年10月又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版协)担任主席,到2011年5月完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在行业的领导岗位上工作了近20年。我有幸于2001年1月兼任中国版协副秘书长,后又任常务副秘书长,在他手下工作整11年。今天读《于友先出版工作选集》,一些亲历的事情重又浮现眼前,给我印象最深,也可以说他对行业发展奉献最大的业绩表现在三个方面。
富有远见,倾其全力,为实现“阶段性转移”不懈努力
“以规模数量的增长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转向以优质高效为主要特征的阶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出版业改革方向性转移,是于友先同志在1994年1月25日全国新闻出版局长会议上所作的工作报告中提出的。这一方针的提出,是他在任职半年多对全国新闻出版改革发展状况全面调研的基础上形成,并经新闻出版署党组共同研究,报请上级领导同意后确定的。
针对当时行业高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于友先同志作为行业的主事领导,提出“阶段性转移”的决策是一种胆识和气魄,是一种远见。这种远见不是凭空发一个号召,有其客观的现实依据和实践基础。
于友先同志在当年出版局长会议的报告中阐述的客观条件概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与国家的大环境相吻合。中央文件已明确提出了“总量平衡、优化结构、健康发展”的问题,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是以“调整结构,提高效益为主要特征”,要强化“国家经济质量意识”。二是与民众的迫切愿望相吻合。社会对出版业已经发出“提高质量”的呼吁。三是与出版业改革实践的客观要求相吻合。一些单位和地区,面对市场已经在探索改革运营机制和经营机制,在提高质量和效益方面取得了成功经验。
读《于友先出版工作选集》的文章,我们可以看到,为实现新闻出版业的“阶段性转移”这个目标于友先同志付出的精力与用心。1994年、1995年、1996年连续3年他在出版局长会议上报告的题目分别是:《实现新闻出版业的阶段性转移》《进一步推动新闻出版业的阶段性转移》《努力推进新闻出版业阶段性转移》。1997年、1998年、1999年3年的出版局长会议上,他进一步把“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作为深化“阶段性转移”的重点,“按照这三句话的要求,改革管理体制,调整和优化出版结构,改革运行方式,把跨世纪的新闻出版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2000年出版局长会议上,他的报告中突出两个主题:一是加强管理;二是改革攻坚,加快“整合”。整合就是要“以组建一批实力雄厚的出版、发行集团为契机,盘活业内资产,实现新闻出版业的开放与联合,集团的试点要在跨地区、跨媒体经营上有所突破,提高新闻出版业的产业活力与竞争实力”。
可以说,在于友先同志8年多的署长任期中,他始终紧紧抓住“阶段性转移”这个重大决策不放松,倾其全力,直至新闻出版业繁荣发展证实这一决策的正确性。
一手抓管理,一手抓质量,为新闻出版业跨世纪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繁荣出版,繁荣文化,说起来是复兴继承发展中华文化,归根结底是为民众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书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实现其认识价值、知识价值、欣赏价值。因此,内容是一书之根,质量是一书之本。新闻出版署的工作任务就是抓管理,抓质量。
书中“出版管理”部分一共收入26篇文章,文章标题大都与管理有关,其实内容篇篇都与抓质量有关。《新闻出版工作一定要讲政治》《出版单位要重视校对工作》《坚守图书质量的最后防线》《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线》等这些专题研究出版物内容与质量的文章,把抓出版物的质量问题提到了相当的高度。
于友先同志强调:“现代企业提倡‘诚信为本’。诚信的核心内容就是产品优质,在一定意义上说,产品的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一个不讲质量的出版社,不可能生产优质的精神产品,不可能创造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可能赢得读者的信赖,当然不可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也就无从谈起什么‘创造利润’了。”
在《定思想,抓导向,立规矩,建机制,努力做好新闻出版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把新闻出版工作全面推向21世纪》等数篇主题报告重头文章中,于友先同志同样都把“提高质量”作为重要方面来强调与要求。
于友先同志给中国版协确定的工作原则是:“工作不越位,帮忙不添乱”,协会工作就两个字:服务。如何为行业发展服务,他把提高出版物的质量作为一项根本性工作来抓。新闻出版总署把2007年定为质量年,为配合总署把提高出版物质量落到实处,中国版协策划创办了全国出版社青年编辑编校技能大赛。通过编校大赛有效地促进了出版物质量的提高。因为抓到了根本,服务到了根本,比赛非常具有生命力,所以一直连续举办至今。
从思想教育入手,抓职业道德建设,建立行业诚信体系
书中编入“出版职业道德建设”部分的文章有10篇,显而易见,职业道德建设与诚信体系建设是于友先同志用气力抓的两项重要工作。《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是于友先同志在署长任上,1995年1月由中国版协制定,1996年根据中央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进行了修改,1997年1月28日重新公布施行;2001年7月,中国版协根据总署的意见,先后在上海、甘肃、湖南、吉林召开职业道德专题调研会,听取各方意见。2002年又根据石宗源同志的指示,总署和中国版协共同组成工作小组,继续对出版职业道德状况进行调研,在调研的基础上再次修订《准则》。2004年经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由中国版协重新公布。
2008年1月8日,在北京图书订货会高层论坛上,于友先同志再次强调加强行业自律,阐述了诚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来抓。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于友先同志对少儿出版工作也特别重视,本书专设了“少儿出版”部分,收入16篇专题文章,有理论研究,有实践体会,有指导要求。他对少儿出版情有独钟,不只重视,而且在行,我国少儿出版的繁荣发展,与他的重视与把舵指导是分不开的。
于友先同志的这部《于友先出版工作选集》共8个部分,其中“版权工作”“出版人才培养”“出版产业”“出版发展”等部分,因为篇幅所限,本文未能一一涉及。这部著作内容非常丰富,全方位记录了新闻出版业改革的历史进程,很值得出版界同仁读一读,无论对历史经验的借鉴,还是对未来发展的思考,都会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