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将于8月24日—28日举行

发布时间:2022.03.08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76次

□本报记者 隋明照 张君成 洪玉华 李美霖

“全民阅读”连续九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和档案等事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推进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促进基层文化设施布局优化和资源共享,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用好北京冬奥会遗产。建设群众身边的体育场地设施,促进全民健身蔚然成风。”

  

“这是一个聚合力、添动力、增实力的报告。整个报告有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令人振奋,备受鼓舞。”全国人大代表、西安广播电视台播音部主任孙维道出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代表委员的心声。

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后,《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第一时间采访了多位代表委员。

关键词:深入推进全民阅读

从“倡导”到“深入推进”的跃升

“我是一名履职10年的人大代表,一直为推进全民阅读提出建议。连续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了全民阅读,说明政府对全民阅读这一关涉国民素质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大计的工程,高度关注并且持续关注。”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政府参事龚曙光表示,“深入推进”是在“倡导”基础之上的跃升。一方面说明多年的倡导已见成效,阅读有了全民推进的认知基础;另一方面说明如果仅仅停留在倡导的层面,没有具体的国家政策和行政措施配套,全民阅读很难真正成为全民风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于殿利分析说,“深入推进全民阅读”是对多年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再促进,相较“倡导”,“推进”具有更多的责任性指向。“这对出版人来说是莫大的鼓舞,更是巨大的鞭策,只有找准发力的方向和方法,才能完成好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任务和要求。”

“从‘倡导’到‘深入推进’,背后是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阶段性跨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日报社副总编辑李学梅说,在接下来的“深入推进”中,仍需不断探索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社区阅读空间不足、老年人群的阅读需求受关注不够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原总编辑林阳分析,从“倡导”到“深入推进”,体现了政府对全民阅读重在实际推广的指导之意。各级政府不仅要推广全民阅读,同时要动员社会力量,支持民间的阅读推广工作。

有关阅读的声音,出现在了首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农民作家马慧娟说,移民搬迁政策让红寺堡从“借书比借钱还难”到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她说,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时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入推进全民阅读”,表明国家对文化发展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散文学会副会长廖华歌表示,从“倡导”到“深入推进”,体现了对阅读更进一步的要求,要由浅入深,注重阅读质量,重视对经典的阅读。

“读书是提升国民素养成本最小的方式。”全国政协委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院长郭媛媛说,推进全民阅读需要提升文化产品的适应性,有声书、电子书都是阅读载体,应该让更多的文化产品在新技术带来的新空间、新领域发挥影响力,用优秀的文化产品吸引大众。

全国人大代表、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周洪宇说,目前出版市场能够立得住的精品还不够多,一些短平快的出版物充斥市场。他说,很多大型出版项目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建议相关部门为出版单位建立出好书的激励机制,“有了后盾,作者、编辑才能安心坐得住冷板凳,出好书,出精品”。

全国人大代表、民进重庆市委会副主委、重庆出版集团副总编辑别必亮表示,出版单位要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出版更多精品力作;肩负起应有的使命和担当,把全民阅读做得更好更深更实。在图书导向方面,要注意培根铸魂,无论是主题出版还是大众出版,都应该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进行调研满足市场需求,切实将全民阅读的政策用好。

关键词: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使命光荣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扩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这一内容引发了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代表委员强烈反响。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广播电视台音乐频率运营中心、广播剧工作部主任吕卉说,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实际行动和更多精品力作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外文局西欧与非洲传播中心副总编辑王茂虎说:“政府工作报告为2022年各项工作的科学开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我们有效讲好中国故事、开展国际舆论引导和舆论斗争增添信心与斗志。”

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师范大学教授李掖平说,创作应该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鼓励艺术风格的多样化,避免雷同化和表象化。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总编辑兼中国文化报社总编辑宋合意提到,要想增进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就需要使其与时代生活、与人们的精神世界发生关联、形成互动,尤其要让孩子们从小就对其有所感知。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青州市政协副主席、青州市博物馆研究馆员王瑞霞说,文化惠民工程指引着文化工作者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将地方历史文化宣传纳入今后的工作重点,让身边人了解身边事,让历史文化离大家不再遥远。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宋亚平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后表示,会继续关注农村技能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为农村的美育教育作出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创新和文化发展的内容感触尤多。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对2022年工作的部署时指出“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青年科研人员支持力度,让各类人才潜心钻研、尽展其能”。这让刘宁很受鼓舞。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与创新紧密相连

与文化创意产业息息相关的“知识产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回顾“过去一年强化创新引领,稳定产业链供应链”部分,提到了“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重点产业强链补链行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加快,新兴产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而在谈到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部分又提到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中华版权代理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孙宝林说,包括版权在内的知识产权对企业的创新驱动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以版权为例,2021年完成计算机软件登记量达到了228万件,比上一年度增加了30%,在疫情影响的情况下,企业的计算机软件登记仍然保持了30%的增速,充分说明我国企业具备创新的活力,也体现出国家政策对计算机软件企业的支持力度之大。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律师协会副会长车捷说,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与国家的发展战略紧密相关,中国正经历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变,在进行“创造”的过程中,就涉及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自主知识产权必须要通过法律加以保护,否则,创作者、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动力就没了。”车捷说,从这一点上来讲,知识产权保护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孙宝林说,下一步,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中国版权保护中心将加强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的确权保护,在各地推出落地政策。在应用方面,考虑搭建版权交易平台,使计算机软件在版权登记后,能够通过透明的交易平台,发挥其更大的价值。

车捷则表示,要加强对知识产权的法律研究,关注新的法律问题,做好知识储备,同时,要重视人才储备,尤其是培养从事涉外知识产权工作的人才,以应对日益激烈的知识产权国际竞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