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出版人战“疫”绘出生命色彩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阅读:96次

  □本报记者 汤广花

\"\"  

专家学者在论坛上探讨如何做强做优新时代主题出版。

武汉出版集团 供图

“主题出版要讲好5种话语,处理好5个关系”“主题出版要把握好‘时度效’”“注重出,也要注重读,让主题出版更好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近日,由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图书评论学会、湖北省委宣传部指导,武汉市委宣传部主办,武汉出版集团承办的“学习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做强做优新时代主题出版高峰论坛”在武汉举办。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总结在主题出版方面的经验,探讨如何做强做优新时代主题出版。

重要性成出版界共识

“作为传承弘扬、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主题出版,是践行文化强国建设、夯实文化自信根基的基础性工作。”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在致辞中说,新时代主题出版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出版人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内容建设为核心,加强主题出版的理论研究,正确处理好主题出版与整个出版工作的相互关系,加强前沿技术应用,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

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希望出版人充分认识和把握主题出版工作的重要性,落实培根铸魂、启智增慧要求,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贯彻工作。“要着力提高主题出版的质量、品类,在提高作品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上下功夫,推出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主题出版物。”

“主题出版不是在传统的教育出版、科技出版和大众出版这三大出版之外新生出来的门类,而是贯穿三大出版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新纲领,没有离开三大出版的主题出版。”中国出版集团副总经理于殿利说,每家出版社都有自己明确的出版方向和擅长的专业领域,主题出版不能独立于出版社的品牌孤立成长,出版社必须巧妙地把主题出版纳入自己固有的品牌体系当中来,按照市场规律和品牌建设规律办事,不盲目跟潮流、追热点,做具有自身品牌特色的主题出版。

在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看来,中国出版业已进入主题出版时代,主题出版已成为新时代出版业的最显著特征。每遇年度主题和党和国家大事,各个出版单位都提前策划主题出版选题,出版品种数量越来越多、出版物内容质量越来越高、出版者策划推出主题出版物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主题出版已成出版界的共识。未来,既要在出版上精益求精,又要在阅读上狠下功夫,通过进一步加大融合转化力度、宣传推荐力度及阅读引领力度,让主题出版插上“出版”和“阅读”的双翅,做到两翼齐飞,行稳致远。

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据邬书林介绍,从2003年主题出版的概念提出,国家实施主题出版工程已经20多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主题出版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从2012年到2022年,主题出版的重点出版物申报数量从1240种增加到2240种,选题数量、范围不断增加,内容质量有了提升,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中国工信出版传媒集团副总经理、人民邮电出版社总编辑张立科以人民邮电出版社在主题出版方面取得的成绩为例说,该社把主题出版当成一号工程,社长亲自抓,总编辑具体抓,并列入出版社中长期选题规划的重点项目。同时,集团注重作者队伍和编辑队伍建设,加强主题出版学术研究。近年来,人民邮电社注重讲好中国工信故事、科技故事、科学家精神,经过不断拓展深化,主题出版物的门类越来越丰富,相继推出了《“芯”想事成》、“科技改变中国”丛书、《中国科技之路》等一批重点读物。

湖北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姚梅说,该社一直致力于推出优秀的主题出版作品,近年来出版了《朝读经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读本》《论文化自信》《人民最大》等图书。其中,《朝读经典·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读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累计发行6000万册,成为全国同类产品的领军品牌。

“地方出版社切入大主题要立足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控制规模,切忌盲目跟风。”武汉出版集团总经理、总编辑王卫东介绍,近年来,武汉出版集团在主题出版方面起步早、切口小,与高校专家学者合作,策划出版了《中国梦与中国价值》《扎紧制度的笼子——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的重大发展研究》《中国减贫行动:1978—2018》《众志成城——武汉战“疫”记》《初心——中国共产党诞生记》《花开如海》等优秀主题图书,为城市出版社做好新时代主题出版作了有益尝试。

体现“时度效”的要求

“有不少主题出版物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可是实际效果并不好,陷入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怪圈。”中国财经出版传媒集团总经理许正明坦言,组织一本高质量、有影响力的主题出版精品并不容易。他的体会是,“顶天”的选题要用“立地”功夫来做,要有思想深度、理论厚度和实践温度,做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陈鹏鸣说,主题出版要体现“时度效”的要求,要站在时代的高度,正确把握时代脉搏,科学策划优秀选题,并通过精心编校加工,发行到广大读者手中。此外,要坚持4个“必须”,即:必须聚焦时代和社会热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创新表现形式,必须坚持走融合发展之路,才能做好“互联网+出版”工作。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军认为,主题出版要处理好时政性与学术性的关系、价值观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有意义与有意思的关系、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及宏大主题与微观细节的关系。在武汉大学教授祝捷看来,与教学科研“教研相长”一样,主题出版物同样植根深厚的科研沃土,一本好的主题出版物同时也是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很多优秀的学术著作正是通过主题出版走向了更高的平台。

宁波出版社社长袁志坚认为,地方社要做“轻量级”的主题出版,从小处着手,找到自己独特的路径,乃至在某一领域形成品牌,“可能一个项目抓准了,你就成功了,一个个小项目积累下来,最后收获到的就是一个长销的产品、一个可以培育的产品线。”

在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姜新祺看来,以出版学术著作和教材见长的大学出版社,要做强做优主题出版,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将学术性内容转化为大众化表达。近年来,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坚持学术定位、凝练特色方向、创新产品形态,通过找准切入口,增加学术含量,加强融合出版,在主题出版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