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考察纪行系列(三):从波士顿到费城

发布时间:2013.05.02      阅读:93次


文| 张世贤(经济管理出版社社长)


 
      5月27号,我们来到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这是一所坐落于美国康涅狄格州纽黑文的私立大学,距离纽约2小时的车程,它始创于1701年,是美国的第三所大学,第一所是哈佛大学,第二所是威廉玛丽学院。耶鲁和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世界名校齐名。在美国历史上,有5位总统毕业于耶鲁,我们所知道的如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都从这里毕业。耶鲁凭借其培养出的优秀学子创造了一个个政坛奇迹。所以,耶鲁素有“总统摇篮”之称。耶鲁的教员之间还有个玩笑说:“一不小心,你就会教出一个总统来。”同时,耶鲁大学还培养了詹天佑、马寅初、晏阳初等中国最早一代优秀的留学生。
      耶鲁的校园宁静怡人,走在林间小道上,阳光从树丛间照射进来,松鼠在林中草地上穿梭觅食,人至而不去,如果有松果还可以直接喂食。学校的图书馆像教堂一样,古老庄严而幽静,访客可以自由进入,还有新修的专门保存古代典籍的孤本或善本的图书馆,外形很别致,在极具现代感的架构上镶嵌的全部是玉白色大理石,从内部看,这大理石居然是透光的。室内是一个正方形玻璃幕墙的藏书楼,从玻璃外面可以直接看里边一层层、一排排的古书,很有历史的厚重感!
      在耶鲁游览,始终觉得自己虽进得其门而并未真入其门,体会不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颇感遗憾。
 
 
从纽黑文到波士顿
 
      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都位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傍着查尔斯河边比邻而建,只是哈佛大学建校更早,校园更大,更有名气。哈佛大学1636年建立,至今已有375年历史,是美国的第一所大学,最早是由英国殖民者建立,比美国建国的历史还早140年。历史上的哈佛大学曾经几次遭受燹火之灾,但都因为哈佛有强大的人文精神薪火相传才得以延续,这期间有多少历史文化的积累,在校园里随便走走就能感受到。哈佛的这种历史沧桑感又因为人们的仰慕与钦羡而愈发显得色彩浓重。“不想上哈佛的学生不是好学生。”这句话使得哈佛成了大学里的神庙,平添了不少神秘的色彩,来此参观的游人更是摩肩擦踵,络绎不绝。
      但与哈佛相比,只有150年历史的麻省理工学院倒是更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国内高校纷纷将自身名称升格为“大学”的热潮中,人家麻省理工还始终以“学院”著称,这算不算是一种内敛的精神?更何况麻省理工学院其实曾在诸多学科领域都创造了科学史上的奇迹,也是世界上拥有诺贝尔奖获得者最多的学校之一。
仅就经济学而言,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大师萨缪尔森就是出自麻省理工学院。他的数理经济分析是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的一次革命,他也因此而获诺奖。他主编的《经济学》一书以通俗明白著称于世,先后出版了十七版之多,被翻译成几十种语言,是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经济学教科书,形成了影响世界几代人的经济学理论体系。
      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都在美国的剑桥。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发生在同是凯恩斯主义继承者之间的英国和美国经济学者的争论被称为“两个剑桥之争”,指的就是,以萨缪尔森为代表的美国剑桥学派,和琼·罗宾逊、斯拉法等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组成的剑桥学派之间的理论争斗。最终,理论上的争论虽然不了了之,但总体上似乎还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美国剑桥学派逐渐占据了上风,成为了所谓的“凯恩斯主流经济学”。虽然罗宾逊夫人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但是由于她比较认同马克思,并试图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之间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始终给人以左的理论面目,结果终其一生也没有能够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和她类似的还有熊彼特,虽然他在经济理论上的贡献非凡,但也是因为认同马克思而被挡在了诺奖门外。还有一位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经济学博士格里高利·曼昆,也是经济学界的天才人物。萨缪尔森的这位高足,年仅29岁就成为了哈佛大学的终身教授。曼昆以才思敏捷、语速极快著称,究竟是文思泉涌而使其说话语速快极,还是因为语速快而显得文思泉涌呢?我想,这两者之间应该是相得益彰的。这位年轻的经济学家在宏观经济理论方面的功力甚至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他的老师萨缪尔森,他的“菜单成本”理论解决了宏观经济学上不少难以直接答复的问题。他编写的《经济学原理》直接总结了经济学的十大原理,并以生动的事例和通俗的语言取代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而成为近年来最畅销的经济学教科书。
      如今的曼昆已经是新凯恩斯主义扛大旗的人物,就连准确预测了亚洲金融危机和美国金融危机的克鲁格曼,也公开承认曼昆在美国经济学界的成就和地位是巨大的。更让人叹服的是,曼昆除了具有卓越的才智和过人的精力,他还精通音乐,甚至还曾做过一个夏天的职业帆船教练。
      “大学者,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所言极是。麻省理工学院,就是这个MIT,因其学风严谨、踏实而杰出学者辈出,不以名气炫耀于世。这种低调和内敛不正是目前中国浮躁的学界所需要的吗?
 
费城故事
 
“轻轻地,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在《再别康桥》中的经典名句所表达的心情,我们今天也多少理解了一点。只不过他再别的是英国的剑桥(Combridge),而我们初别的是美国的剑桥。他在轻松中多了些无奈,我们则在轻松中多了些时光匆匆的感喟。
从马萨诸塞州的波士顿前往费城沿途要经过康涅狄格州、纽约州、新泽西州才能到达宾夕法尼亚州。美国的东北部地区经济相对来说更发达一些,从波士顿到费城,沿途的风光十分美丽,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只有公路在密林中穿行,偶尔会有一片水域,或是河流,或是湖泊,或是浅海,颜色一律的深蓝。洁净的天空,会有飞鸟偶尔掠过。东北部这几个州都比较小,当年联合起来闹独立的时候,也就是东北这十三个州,加起来的面积也仅仅相当于今天美国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
      费城是美国独立战争的策源地,象征独立的那口破钟,还是当时的宾州殖民地政府花了100英镑在英国定制的呢,谁都知道便宜没好货,运到费城就敲了一下,这口本来有模有样的钟顿时就裂出了个口子,实在大煞风景!后来人们就再也不敢敲了!据说,直到美国独立后的某一年,当地人民在给总统华盛顿庆祝生日时又敲了一次,就裂出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两厘米宽的大口子了,这真让美国人觉得脸上无光!不过即使如此,毕竟它见证了美国的独立,而美国人追求独立的渴望也曾伴随着它的钟声曾经敲响过。这就足以让它也就成为美国的镇国之宝了!
      费城的全称叫“废了多费呀”,为什么我要如此翻译呢?因为如今来看费城,基本上它是繁华落尽,处于颓废状态。回顾费城的历史,政治上这里曾是美国的首都,后来很快迁移到了华盛顿;经济上这里曾经是美国的金融中心,拥有美国首家造币厂和首个股票交易所,但这一中心地位早已被纽约所取代。这里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按照兴建的年代顺序,是美国的第四所大学,可以想象它曾经何等的辉煌,现在也不再能和当年的兴盛相比,我所知道的宾大校友中,华裔建筑师贝聿铭,才女林徽因应该算是代表了。可能还有沃顿商学是比较有名气的,出过巴菲特这样的商界名人。
      今日观之,费城之废,既是天之意,也是人为的选择。它不如纽约地理位置优越,发展速度比较缓慢,从生活节奏上来比较,这里更多地沾染了欧洲人那种向往舒适而有点懒散的习气,商店早早地就关门了,想买点什么?对不起!没人卖,急死你,气死你!我们此行虽早已提前预定了当地的万豪酒店,但真去入住时,照样是把我们的双人间换成单人间,你不找他理论,他就不理你,你给他客气,他就sorry你,在世界各地都没有这样的情况!逼得我们只好和她发脾气,动高腔。这就是费城给我的最深刻最直观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