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考察纪行系列(五):那些有影响力的同行

发布时间:2013.05.30      阅读:103次


 

坐落在纽约曼哈顿第六大道1330号的西蒙-舒斯特是一家在世界上很有影响力的出版社,它成立于1924年,初期合伙人是理查德·西蒙和林肯·舒斯特,现有员工1500多人,除了纽约,在伦敦、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印度都设立有子公司。印度公司是刚刚成立的,只有6名员工。西蒙-舒斯特每年出版新书大约2000种,门类很广泛,主要关注大众阅读。
 

参访西蒙-舒斯特

今天参访西蒙-舒斯特,接待我们的是他下属的SCRIBNER和FREE PRESS版权交易部主任保罗先生。保罗其人干练、自信,对中国比较熟悉。

西蒙-舒斯特的组织结构很复杂,它本身属于ABS集团,但又是私人控股,它下属的机构和分支机构也很多,在这里办公的主要是编辑、出版和行销人员。

据保罗称,该公司的年营业收入2001年就达到了10亿美元,不知道他是指码洋还是实际收入。国内高教社2500人,前两年的码洋也就25亿人民币,这在国内就是最大的出版社了,也只折合4亿美元。后来的地方出版集团是捆绑式的机构,即使码洋百亿也不足畏惧。高教社的人均产值100万码洋,折合美元17万,而西蒙人均销售收入达到67万美元,作为世界上有影响的公司之一,其选题都对图书出版的走势形成影响。

西蒙-舒斯特同样非常密切地关注数字出版,2010年它的数字出版收入已经占到8%,预期未来很快就可以到20%。我们参访,正赶上其中一些人打包搬家,到新成立的数字部门工作。保罗认为,数字出版是未来的大趋势,出版社必须适应,才能生存。怎么适应?是适应亚马逊,还是适应苹果?他自己也不清楚,他们也在与人合作研发电子阅读器,但没有苹果的好,所以目前来看是失败的。我们国内的出版社大多还在观望,怎么走,往哪儿走,谁也不知道!说到未来,究竟是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或是各有优势?这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观察的事情,国内任何一家出版机构也不敢轻易投入巨量资金研发自己不熟悉的新业务,而究竟谁将执未来数字出版的牛耳,局面并不清晰。
 

购物凶猛

下午到伍德百瑞(Woodbury)的奥特莱斯(outlets)“血拼”。就像浙江义乌是世界上小商品批发的集散地一样,在新泽西州郊区伍德百瑞的这个奥特莱斯,是一个世界品牌店的大型集群,在美国和世界上都是有名的。它坐落在一个山坳里,建筑群落各抱地势。这里有数百家不同品牌的门店,美国品牌居多。主要是服装、鞋帽、箱包等日常生活用品。服装也以休闲款式居多。

最近研究国家品牌时发现,品牌是具有民族文化血统的,各类品牌,无不打上民族的烙印。美国是世界上典型的休闲制造,法国是典型的浪漫制造,英国一直秉承经典制造,日本强化品质制造,瑞士追求精密制造,德国追求完美制造。

虽然出版界的人士在购物方面并没有多少经济实力,比起国内的老板或高管们实在弗如远甚,但是架不住家里“布置了任务”在身,早就憋不住了。从下午1点到晚上9点,整整8个小时,居然还是不够用。临到各个商店关门之际,还要冲进去再抓住最后的机会抢购一通。并非中国人都失去基本的经济人理性,而是这里购物可以获得叠加的“消费者剩余”吸引了我们。一般而言的“消费者剩余”仅仅是指购物过程中商家在价格上让给购买者的部分。在这里购物不一样,首先,大家要把标价的美元折合成人民币,大致按照3美元折合20元人民币计算一遍,然后和国内同类品牌的商品进行比较,发现这里的商品要比国内便宜一半,这是一重消费者剩余;再加上店家折扣15%到50%不等,这又有一重“消费者剩余”;另外进到购物中心,拉我们去美国的司机先给大家每个人领了一本外国人持护照可以享受的VIP购物手册,上面哪家有优惠,优惠率是多少全明白标出,这还可以根据不同品牌商店再分享一重消费者剩余。几重叠加,自然是十分便宜。
 

旧金山之“旧”

之后,我们横跨整个美洲大陆,从纽约来到了旧金山。在这里,我们参访了威立国际出版公司。

这是一家1807年成立的私人出版机构,老威立早已故去,接待我们的新一代威立头发也有些稀疏了,从展示的图片可知,他的爷爷奶奶1976年曾经去过北京,有天安门广场的照片为证。威立国际出版公司现在是一家上市公司,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股价大约每股53美元,每年的营业收入大约为20亿美元的水平。

威立作为一个集团有不少下属出版机构,各自独立经营,公司有总体战略规划和业务分工。他们也非常关注数字出版,但不像纽约的那些出版商们那么积极甚至焦急。威立出版更像一个年过花甲的淡定老人,对什么都看透了,但还是能够从各类出版物的内容方面积极应对市场的变化。他们有一套自己的营销思路和对策,他们出版的关于领导力提升的管理类图书,已经出到第四版,总销量过百万册。主要通过各类培训和会议进行营销,效果比较明显,值得国内同行学习。

到旧金山,逛渔人码头和金门大桥是必不可少的,我们无一例外也来到了这里。总体上说,旧金山是一个老旧的城市,自从淘金发财的梦想破灭以后, 1906的八级大地震以及大火,曾让这个城市付之一炬。即使现在浴火重生,这个城市似乎也始终笼罩在“地震会在下一秒发生”的气氛中。金门大桥当然雄伟壮观,渔人码头却破旧沉寂,如果不是世界各地游人来此而增添些活力,不知道这里的新老渔民在萧索的码头上会是以什么样的状态维持其生存。

不过话说回来,旧金山,即使什么也没有,仅仅凭借其太平洋东岸的绝好地理位置,一年四季的宜人气候,花草如春,也值得你来很悠闲地享受加州和煦的阳光,如今虽是夏天,还依然是微冷的海风吹拂着。你完全可以凭海临风,极目远眺,想象着太平洋彼岸那片故乡的云,也会觉得骤然之间天地是如此宽阔,而自己也顿时器宇轩昂起来了。

加州的海岸线有1400多公里,应该是全美最长的,从北部的旧金山到南部的洛杉矶要走700多公里,沿着高速公路走,费时8个小时。清晨出发,沿着太平洋东岸蜿蜒起伏的海岸山岭和内华达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行进,沿途可以观赏加州灿烂阳光下的丛林、绿树、麦田、果园、草场以及柔和的远山,走出旧金山两个小时后,便进入了一个两边是山脉的河谷地带。随着地势的变换,山形也在变换。本来西边的山坡郁郁葱葱,充满生机,东边秃秃的山岭偶尔也有些树木,其余基本上是枯萎的荒草。但是,过一阵子,又会看到西面的远山如我国西北高原的生态一般满眼荒芜,东边又呈现出绿色的生机。想象中的加州应该是到处阳光明媚,生机盎然,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既有亚热带雨林的风物,也有我国西部黄土高原的荒芜,还有内蒙古大草原晚秋的枯黄,以及中原五月成熟的麦田和葱绿的果园,丰富虽丰富,但是哪一种气候都不极端。如果不是车窗外时而闪现的果园、葡萄园和庄稼地,剩下的满目荒草真会让你误以为到了中国西北的甘肃等地,山形地貌皆有相似。特别是接近洛杉矶的一个地段,居然有很长一段水沟,里面有枯死的类似于额济纳的怪树林,让人感到即使是在美国西部如加利福尼亚地区,也正在面临植被被破坏的窘境和困扰。

(预告:下一期的连载作者将带您继续走进美国西海岸的名城洛杉矶,去感受那里独特的人文及社会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