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展示
在中外精品汇聚的中国童书博览会上,记者发现—— 中国原创童书“颜值”与质量俱升
发布时间:2019.07.2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尹琨 阅读:78次
7月20日,在2019中国童书博览会上,精美立体书吸引小读者。本报见习记者 杨志成 摄
□本报记者 尹琨
与火热的天气一同升温的,是2019中国童书博览会的人气。尽管已经临近23日闭幕的尾声,童博会现场依然热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展会上看到,我国原创童书活力持续释放,在挖掘中华传统文化、讲好当代中国故事上不断发力。更为重要的是,原创童书日益获得家长和孩子的认可。
原创绘本受中外读者欢迎
“现在原创绘本无论是内容细节还是印刷装帧都越来越精美,特别是结合我们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内容,有助于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记者在国际绘本展区看到季洁时,她正与即将上小学的女儿坐在一起阅读绘本。
“我和女儿都喜欢明天出版社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图画书大系’。它将非遗与孩子的生活结合起来,既体现了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又能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季洁告诉记者。她希望作者和出版社能持续深耕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让优秀文化基因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记者在国际绘本展区看到,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璀璨文化也引起了国外作者的关注。英国作者罗杰·哈格里维斯创作的“奇先生妙小姐·节日精装绘本”系列中的《欢欢喜喜过大年》,以传统的中国红为底色,展示了倒贴“福”字、年夜饭、爆竹、压岁钱等春节传统习俗。荣获凯迪克银奖的《公主的风筝》,由美国作者与美籍华裔绘者合作完成,采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风格,讲述了一个关于勇气与成长的中国故事。
“我们希望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来自委内瑞拉的阿玛兰塔道出了国外读者的心声。因为跟随丈夫在中国工作,阿玛兰塔希望自己的两个孩子能够学好中文,而字数不多且难度较低的绘本正是个不错的选择。“我前两天从网上购买了关于美猴王的绘本,希望孩子们在学习中文的同时,能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阿玛兰塔告诉记者。
儿童文学进入精耕细作阶段
“其实我在挑选图书的时候,不会特别在意是国内原创还是国外引进的,重要的是书中的内容,以及能否给孩子以启迪。”从事幼教工作的肖冉对记者说道。她的感受也代表了不少家长的观点——选童书关键看故事如何。
在童书的各个细分板块中,儿童文学类图书占比超过1/3,而讲故事正是儿童文学类图书的“职责”所在。比如童博会上,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就邀请“工程师作家”刘虎,围绕其《第十四对肋骨》《心在旷野》等作品,讲述青藏高原及西北地区人与自然的故事,并与小读者互动。
在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李东华看来,时至今日,儿童文学无论是艺术上还是市场上取得的成就都是巨大的。不过,她也在中国儿童阅读发展峰会上指出,儿童文学已经进入了精耕细作的关键时期。
“庞大的童书消费市场使得创作者容易对创作对象在这个时代具体鲜活的生活,以及对中国式的童年缺乏细致的研究和探寻。”在李东华看来,儿童文学的精耕细作,首先要正视市场既能“载舟”又能“覆舟”的作用。
她同时提出,目前中低年龄段童书发展较快,少年文学则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要正视儿童文学内部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此外,要在创作和评论的有效互动中,让巨大的市场占有率转化为促进青少年精神成长的积极力量。特别是为通俗的儿童文学创作在可读性之外增加艺术含量。
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
无论是绘本还是儿童文学,优秀的原创童书是孩子感受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华文化内涵,也成为业内思考的命题。
北京电台节目主持人左小群曾创办并主持一档名为《毛毛狗的故事口袋》的节目,多年来致力于儿童故事播讲技巧的研究。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原创童书离不开中国元素。但元素不只是那些符号,而是能融入文化中,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事实上,讲好中国元素背后的故事,正成为出版社在策划选题时重点考虑的方面。
“《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的特点就是每一个历史故事均可信可考,且都有国博的文物作为支撑,让孩子通过绘本触摸中华文明。”童趣出版公司副总编辑、第二出版中心主任邢华说,创新的信念、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及独特的定位和方向,既是出版社挖掘童书作家和优质资源的“法宝”,也是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元素要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故事。”左小群表示,在童书创作中,只有把中国文化与元素背后的故事,用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讲出来,才能引起读者探究的兴趣,并能让他们记在心里。
深挖中华文化内涵,提供多样化阅读体验,正让更多优秀的原创童书“墙内开花墙外香”。记者在童博会上看到,童趣出版公司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打造的“小喇叭”系列产品,已经全部通过扫描二维码实现了纸书与音频、视频的互动。其中,“小喇叭中国儿童经典广播故事讲读绘本”全套80册的版权已输出至韩国,“小喇叭嘀嗒绘本 中国原创故事”的版权输出至波兰、英国、挪威、瑞典和德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