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中国版协人民社工委组织成员单位推荐2024年度重点图书
——深耕主题出版 坚持“为人民出好书”
发布时间:2025.01.23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雷萌 阅读:2256次
《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100问》《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问道》《山这边,山那边》《黔村行记》……近日,在中国出版协会人民出版社工作委员会组织的“人民版”年度重点图书推荐活动中,30余家成员单位对各自2024年出版的精品图书进行集中展示。
这些好书紧贴时代脉搏,切中理论和实践热点,擦亮了“为人民出好书”的鲜明品牌,发挥了主题出版在弘扬主流价值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
既具理论深度 又有阅读温度
2024年岁末,“新质生产力”毫无争议当选“汉语盘点2024”年度国内词。从不同维度研究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图书,也是2024年乃至未来几年出版的热点。
人民出版社的《新质生产力赋能中国式现代化》,是一本深入浅出的理论读物,也是一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著作。
“守正为本、创新为要是本书写作的宗旨,也是本书的重要特点。”人民出版社经济与管理编辑部主任郑海燕介绍,该书第一章讲到“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生产力理论的守正和创新”。“守正”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理论来阐释新质生产力,特别是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论述来进行学理化阐释,力证新质生产力是对传统生产力的质态跃迁。“创新”体现为该书最大的特点,即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视角研究新质生产力,阐释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着力点,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提供新动力。“这是一本带有方法论性质的实践指导书。”郑海燕说。
“人民版”年度重点图书中,还有多部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重点出版物。
四川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式现代化100问》,是党报+党社“一拍即合”的成果,也是一本融媒体出版物。
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江澄告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作为党报党社,同样面临着怎样把理论性的内容带给普通读者这个问题。”川报面向专家学者及广大社会群体征集了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100个问题,请100位专家学者畅谈。双方在讨论怎样以图书出版形式来呈现时提了多种方案,最终确定了既有理论深度,又有阅读温度的定位。
江澄介绍,这本书涵括专家解读文章、二维码视频解读、一图解读等形式,方便读者作为案头书,由浅及深地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某一方面问题。
江西人民出版社的通俗理论读物《中国式现代化的人类贡献》,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应然与实然、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统一中诠释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图景和未来期待。江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梁菁介绍,该书以“中国式现代化”和“人类贡献”为关键词,巧妙地将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相结合,用中国的创新理论观照全球治理中的困境与挑战,从标题的提炼到叙述模式的选择都十分精巧用心,把深奥的理论问题大众化、通俗化,让读者看得懂、读得通。
书写群英故事 真情引得共情
用好书传递楷模的精神力量,主题出版发挥着积极的价值引领,这从“人民版”年度重点图书中清晰可见。
湖南人民出版社的《大兴安岭深处》,以中国消防队伍中的标兵——奇乾中队为主角,自解放军骑兵团改编而来,奇乾中队一直坚守在祖国北部边疆最前沿,保护着我国95万公顷唯一集中连片的未开发原始林区。
地处中南地区的湖南人民出版社为什么瞄准了一个祖国北疆英雄群体选题?湖南人民出版社社长张勤繁告诉记者,出版《大兴安岭深处》的契机,缘于责编和作者的长期合作、互相信任。
本书责编周熠和报告文学作家纪红建是多年合作的老朋友,合作出版了《乡村国是》《大战“疫”》等报告文学佳作,两人经常沟通选题和报告文学的创作技法。2021年7月,当周熠得知纪红建准备前往大兴安岭采访奇乾中队,第一时间向纪红建约稿,请他创作一部长篇报告文学作品。周熠认为:“故事发生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不同于迟子建老师的叙事视角,这是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讲述额尔古纳河右岸的故事,相信有很多读者感兴趣。”
这部作家跨越3年时间、两度深入奇乾中队采访写成的作品,2024年10月上市后收获了双效俱佳的成绩,首印8000册中已销售4000余册。
西藏人民出版社的《格桑花开——援藏干部讲故事》讲述了30年来一批批援藏干部扎根雪域高原、为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无私奉献的故事和心路历程。
西藏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计美旺扎告诉记者,本书编委会进行了广泛的征文活动,得到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经过近两个月的遴选、讨论,从500多篇文章中精选了书中呈现的这100余篇援藏干部故事。
“面对初筛而出的百篇珍贵文稿,我们面临着一项将洋洋洒洒的信息海洋浓缩至千字以内的艰巨任务。我们字斟句酌,力求每一句话都精准传达情感,每一段落都紧密围绕主题,最终成就了一部援藏干部群英谱。”令计美旺扎印象最深的援藏干部是跨越30年参加援藏工作的胡晓平和郑皖亓,他认为,从他们两位身上能看到,无论是坚守初心的老一辈援藏干部还是敢闯敢拼的年青一代援藏干部,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对祖国的热爱、对挑战的勇气、对友谊的珍视、对成长的追求,是援藏干部和广大读者之间的共情点。”
多面聚焦党史 学风严谨求实
“人民版”年度重点图书中,有多部从不同角度研究百年党史的学术著作,福建人民出版社的《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史》,是题材较为独特的一部。
这部全景式展现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百年发展历史的奠基性著作,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郑保卫主编,新闻史学泰斗方汉奇担任顾问。
福建人民出版社社长林玉平介绍,该书是对2004年出版的《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史》的修订,其中主要增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有关新闻工作的重要实践活动和理论成果,全书由原来的60万字增加至80万字。
“该书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关于新闻工作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为推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时代化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有助于新闻院校师生和新闻工作者,以及对党史感兴趣的读者深入学习党的百年新闻思想,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林玉平介绍,不同于以往对党的新闻事业历史和新闻思想研究中,从正面阐释传统和经验多,而总结失误和教训少,该书注重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全面总结,充分体现了“由史到论”和“以论为主”,为推进中国特色新闻学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作出了理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