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个性化生存——国家文化战略背景下出版业与图书馆业协同创新的趋势分析
发布时间:2013.09.18 来源:中国出版协会 阅读:70次
有幸出席今天的中国出版与馆配馆建需求高峰论坛,深感荣幸。衷心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要特别说明的是,我是来学习的。我国的编辑出版研究缺乏对阅读的研究,我校编辑出版研究中心对馆配更是很少关注。这次应邀发言,对我是个有力有效的督促。
首届中国出版馆配建交易会是继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北京图书订货会这样三大盛会之后又一个全国性的惠民出版盛会。同为出版盛会,但其功能定位明显不同,其文化影响和效果也将会有明显差异。为此,由首届中国出版馆配馆建交易会的创新举措,联系21世纪中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宏观背景,而进行出版业与图书馆业的协同创新的趋势分析,进而更清晰地认识中国出版馆配馆建交易会创新的未来价值。应该说是殊为必要的。
首先要说明的是,对出版馆配馆建交易会的未来价值的评估,首先建立在对过去历史的分析、和现实的理性选择基础上。有关这个交易会的理性选择,宝中会长已在几次记者招待会和记者访谈中言及,公益性平台、系统性推进是他的关键词。我今天的发言主要解析出版业态、图书馆业态作为文化生态链环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并适当结合过去历史的分析来对它可能的趋势予以估计和描述。这是我今天试图做趋势分析时首先要向大家汇报的分析方法。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多元的社会。张扬个性是时代的主旋律,个性化服务是各行各业的生存基础和发展策略。出版产业以品种的个性化求发展,图书馆事业以馆藏和服务的个性化为依托,这两个行业的共同目标是促成中国的书香社会,培养国民的个性化阅读以推动民族文化的进步,增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文化软实力。我标题所述的个性化生存的主旨在于此。
出版品种的个性化和馆藏、服务的个性化固然同属文化,但在当前中国文化的管理格局中,一个号称出版文化产业,一个叫做图书馆文化事业。用口语通俗地表达,出版是为国家赚钱的,图书馆是为国家花钱的。最考验业界人士的是,为国家赚钱的出版业,和为国家花钱的图书馆业两者偏偏都是为了文化。赚钱、花钱即使套用现在流行的国际标准,也是典型的经济行为,但这国际上典型的经济行为偏偏在中国被赋予了文化的意义。相当多的业界中人也许被这中国特有的悖论弄糊涂了。正是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糊涂,为中国版协创造了主办交易会的机会。当然,我也要在这里做出解释和说明:中国版协不是为了办交易会而有意把国人有关出版、有关图书馆的思想和观念弄糊涂,以浑水摸鱼。他们作为社会团体,释放的当然都是正能量,版协试图把“出书的”“选书的”还有“读书的”吆喝到“蟹岛”来,解决的就是出版业、图书馆业的信息不对称,观念不一致从而导致的积极向上的国民阅读需求难以满足,个性化不彰显问题。
有权威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出书301719种,品种增长10.07%;2010年出版图书328387种,品种增长8.84%、2011年出版图书369523种,品种增长12.53%;、2012年出版图书414005种,品种增长12.04%。这是一种多少有点虚胖的繁荣。这样庞大的图书种数,除了国家图书馆以追求“全藏”为目的而收藏绝大部分外,其他任何一家图书馆都只能收藏其中的极少部分。这就是出版界的“出书”和图书馆界的“选书”的基本矛盾。而在这基本矛盾的背后是出版业为“今年”的利润而拼命“出书”出垃圾书,和图书馆业为“今后”中国文化的传承而“选书”选思想精品选传世之作,这构成了较为尖锐的矛盾。这种矛盾,实际上已经或多或少造成读者阅读权益维护者的缺席,长此以往,对21世纪数字时代中华文化发展极为不利。因此,我对中国版协出面组织馆配馆建交易会充满期待,希望中国版协作为行业组织在出版业与馆配业的协同创新上有所作为,当然,首先是下大力气引领馆配业向规范、有序发展。催生出版业多出好书,多出精品和传世之作,进而维护广大读者的阅读权益,造福社会。
“出书”者为自己赚钱苦,“选书”者为花纳税人的钱更苦。既然都苦,大家就在“出书”“选书”之余,交换供求信息,交流出版思想,探求你我都苦的根源。因为我们出版人和图书馆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出书再苦,选书再苦,也不能让我们的读者再受二遍苦。
下面简明扼要地陈述几点对未来趋势的观察。
一、优质的馆配需求依然较为强劲。
这一判断基于馆配需求以政府对公共图书馆和大学图书馆的财政投入为支撑,而这方面的投入因为中国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而在今后三五年年内只增不减。因而可以肯定,馆配需求是一种可持续的需求。刚才陈大利先生在演讲中谈及全国馆配业的市场规模为每年100亿人民币,我也看了一些材料,我认同这个预估,甚至认为还可以略微高估一点。
《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显示,2011年,国家对高校图书馆的经费投入稳定,均值创造新高,年度总经费的平均值为496万元。2011年全国501家图书馆纸质文献购置费约为11.5 亿元,均值约为252.5 万元。近6年来文献资源购置的逐年攀升,在理论上预示了馆配业务是出版市场的新增长点。
数据来源:《2011年高校图书馆发展报告》
应该说明的是,政府在越来越多的财政投入的同时,同步进行了越来越严格的绩效评估与审计。因而以财政拨款为支撑的馆配需求将越来越追求优质高效。这里所说的优质高效,是指在馆配商、图书馆和招投标三方共同认可的合理折扣(或者说价位)上,更多地指向书目信息的全面、书目加工的规范、选配书籍的高流通率等。
在这强劲的馆配需求中,除公共图书馆将维持其已有的基本态势外,高校图书馆将依然坚挺,甚至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原因是,据有关机构报告,2011 年,有83 所高校图书馆上报在建馆舍,设计建筑面积总和约为169 万平方米,馆均约为2.2 万平方米,中位值是2 万平方米。这80多所规模不小的高校图书馆将在最近的一两年投入使用,将释放需求。当然,这种需求是包括了数字文献在内的所有馆藏文献需求,而高校数字文献的经费投入是远远高于纸质文献的。
二、馆藏的个性化追求潜存着一个一定规模的“补书”市场。
个性化是现代社会各行各业生存发展的通则。大至地方的公共图书馆,小至乡村的农家书屋、城市的社区书屋以及职工书屋,都应以满足特定区域的读者需求为目的而追求个性化的馆藏。以馆藏的个性化来实现服务的个性化。这应该说是馆配市场由粗放经营走向精细化的集约经营的可以设想的基本路径。希望引起有基础条件而又对社会充满责任的大中型馆配商的充分关注。以庞大的书目数据库为基础,以对地方文化、区域文化的深入体察为依托,以对相关图书馆的特色馆藏、个性馆藏构建的深度咨询为手段,将带来馆配、馆建界的业态升级。在经济效益上,有可能以长尾效应模式带来可观的收入;在社会效益上,很可能一举多得:对出版社,可能使某些看似冷僻的书得其所藏;对读者,极大地节省找书的时间和精力成本。
三、空间的个性化作为21世纪图书馆服务个性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将是未来馆建的一个发展方向,其中的图书需求和相关器材需求可以初步预期,充分准备。
今年夏天的中国,水不深但火热。在火热的2013年夏天,不少的中国人想起了图书馆,不少人整天厮守着图书馆。炎热的天气终于让国人中的一小部分重新认识了图书馆,图书馆不仅是一个社区、一个地区的藏书中心,还是一个让人清凉、愉悦的阅读中心。相比2003年非典来临时,国人都猫在家里,十年后当难以承受的炎热来临时国人终于觉悟了学会了走向图书馆去阅读,这不能不说也是社会的一个进步。值得我们的馆配馆建界见微知着。有图书馆界专家指出,最近几年新落成并启用的高校图书馆,“体现了最新的建筑理念,采用了最新的图书馆装备,这几家新馆很明显的共性是空间可伸缩性强、家具的可移动性和组合性提高、小型研讨室增多、数字设备更具先进性和设计感,这些特点都是和美国的高校图书馆不约而同的,预示着高校图书馆在空间、家具、设备方面正在悄悄发生转型革命。”这种在高校图书馆界发生的“转型革命”将会在何种程度上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地方公共图书馆,应该说是可以推测和想象的。这种图书馆空间结构的转型,将是数字时代图书馆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接并参与这场革命,捕获的不仅仅是商机,还有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最后,向中国版协和交易会组委会提出一条建议,能否在馆配馆建交易会期间,公益性地发布有关图书馆的“馆读”内容。这既是对图书馆界已有的出借、流通数据的再利用,也可以为出版业的出版选题等提供参考,更可以推进全社会的阅读活动,推动阅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体作法,相信中国版协和图书馆界的专家们比我更有经验和学识,我就不多嘴了。
(作者为中国传媒大学编辑出版研究中心教授,常务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