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剑峰:做有“温度”的图书

发布时间:2014.10.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11次

 

 □本报记者 韩东

 

 对于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实力雄厚的大学社。在各种新闻报道中,人们常常只见“外研社”,不闻蔡剑峰。身为外研社上世纪90年代“十年腾飞”期的亲历者与见证者、21世纪初“黄金十年”规模扩张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蔡剑峰更像一位隐在这艘出版巨轮里面的舵手,运筹当下积极稳妥,谋划未来方向明确。

 蔡剑峰有一个观点:出版业无论怎样发展,“大社名社”的定义都不应仅以经济效益来衡量——大社,不讲体量,讲胸怀,讲的是“有容乃大”的吸纳力;名社,不讲虚名,讲风范,讲的是“德高望重”的传播力。他提出“做有品质的出版”,任职总编辑期间,针对教育出版的特点,修改“三审制”为“六审制”,并率先创立编辑项目组,积极培育和发展编辑个体及团队能力。这些一贯的观点和行动,是对当下继承、发扬好韬奋精神的最好阐释。

 46岁的蔡剑峰已在外研社高层领导岗位工作10余年。大学毕业进入外研社,从普通编辑一步步走来,靠的是扎实的出版实务。早在上世纪90年代,蔡剑峰就成功策划了“90年代英语系列丛书”近百种,短短几年内发行码洋超过8000万元,成为中国出版界的经典策划案例,也留下了因丛书首印量过大而借款印书的逸事。

 19年前,蔡剑峰领衔组织了在当时看来曲高和寡的活动——“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他跑了很多城市,希望大学派队参加比赛;在上海借书店场地,通宵达旦编制比赛规定……今天的“外研社杯”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已成为国内最高端的英语赛事,深受高校学生喜爱。回顾辩论赛的发展历程,蔡剑峰说:“外研社做这件事,哪怕大家觉得很傻,但我们觉得这个东西是对的,就会一直坚持不懈地去做,最终能得到社会上的承认,学生得到了成长,这就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

 2011年,蔡剑峰被任命为外研社社长,接手的是一个年销售码洋近20亿元、进入发展平台期、面临业务转型压力的2000人大社。他果断提出跨界合作、内生变革的思路,通过内外协同创新达到“强身健体”,使外研社新旧业务比翼增长,4年间图书年销售额逼近30亿元,培训和数字业务收入达2亿元,净资产从13亿元增长到22亿元。

 谈到做书,蔡剑峰思考得最多的是出版社的责任,“人类进步所伴随的不断创新和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已经让‘书’的概念远远超越了传统认知。”蔡剑峰说,外研社希望为图书赋予更多附加价值和能感知的“温度”:一是把“1”变成“10”,再把“10”变成“100”,形成全方位服务读者的产品地图,以“外研契约”的概念跟踪服务读者;二是做“书业的星巴克”,将该社旗舰店外研书店打造成一个外语阅读、教育体验、文化消费风向标。

 “我们在努力从内容生产者向服务提供者转型。”蔡剑峰说,在此过程中,唯愿“持久地去做长久的,更好地去做最好的”外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