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海明:对出版激情从未减少

发布时间:2014.10.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14次

 

 □本报记者 尹琨

 

 “我曾做过8年医生。”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海明常以这句话为开头介绍自己。从医生到出版人,是田海明人生中一次重要转折。医生的从业经历,让他把那份对待事业的责任感带到了出版工作中。

 “我成家的时候住在一间小屋子里,常常是爱人把孩子哄睡后,我坐在一个方凳子上在厨房过道里写文章。那时候条件虽然苦,但对于文字工作和出版工作的热爱从来没有减少过。”虽然第一份工作不是出版,但田海明一直认为,无论是否转行,对于事业的热爱与诚恳的态度最为重要,只有抱着敬畏之心,做事才有底线,才会尽心尽力,不知疲倦。

 1990年,田海明进入安徽科技出版社工作后不久,便主持创办了全国首份健康生活类杂志《保健与生活》。初入出版行业工作压力大,田海明无意中发现自己右侧颈部长了肿瘤。医生要求他立即住院开刀,他却满脑子都是工作。“期刊跟图书不一样,它不能等。我必须要把稿件安排妥当。”得知肿瘤是良性的,田海明在术后第四天自己在脖子上裹了层纱布,穿着高领毛衣出院主持期刊活动。“那个活动是以前就定下的,所以不能耽误。我觉得当时正是干事业的年龄,上天放我一马,我就要把生命都投入到工作中。”

 下印厂、看大样、找市场、跑发行……时任编辑室主任的田海明在遭受杂志创刊之初销量不景气时也消沉过,但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还是挺了过来。在田海明和同事的努力下,《保健与生活》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全国标杆性的健康生活类杂志。

 除了这份执着的精神,田海明还拥有独具慧眼的编辑思维。1992年,田海明以编辑身份独自一人来到青岛参加全国心血管年会。对于专业知识的不懈渴求让田海明成功策划了《实用心功能学》一书。成书过程中,田海明将大到策划思想,小到书稿名字,都与作者进行反复交流沟通,最终这本书再版3次,获得业内广泛好评。

 担任总经理后的田海明无论跟哪个行业的人打交道,首先想到的是出版资源能否嫁接,而时代出版从北京到上海的布局,对于公司战略合作、选题建设、转型发展、资源存储、人才引进都起到了巨大作用。

 “作为总经理,不仅要与时俱进,更要超前考虑,先走一步,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保证公司的经营业绩、员工的收入水平。”谈到新形势下的韬奋精神,田海明表示,韬奋精神恰恰是转型升级的法宝。在当下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出版人要强化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户思维”,也就是“读者思维”。这正是邹韬奋先生“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出版精神在当代的升华。

 田海明告诉记者,这次获奖,对自己既是鼓励,更是鞭策。“许多人问我退休后想要干什么,我想我会一直读书、编书、策划书,因为这是我最快乐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