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黄书元:出好书是人生幸事
发布时间:2014.10.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106次
□本报记者 李明远
“出版的书能够满足读者需求,‘两个效益’俱佳,也是人生的一大幸事。”谈起兢兢业业干了32年的出版工作,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很动情。采访当天正值十八届四中全会闭幕,人民出版社要在几天内推出4个版本的会议公报单行本和文件辅导材料等,这样的出版效率在黄书元刚入行时还难以想象。
“我上初中时,根本无书可读,因为喜欢读书,所以选择了出版工作,也是兴趣与职业很好的结合。做编辑很辛苦,但能从中找到乐趣,所以从来没想过换个行业。”黄书元说,保证图书质量,出好书,是自己工作多年来一直坚守的理念。如今每年出书品种很多,出版人更应聚焦于“出好书”。“一本书存在编校问题,编辑难辞其咎。我们看到很多因为一字之差给出版社造成很大损害,也给责任编辑自己的职业生涯蒙尘的例子,因此图书质量问题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人民出版社曾经是一家负担重、效益不高、效率比较低、人才青黄不接的老牌出版社,如今出版周期短、节奏快,品种增加,效益提高。来到人民出版社12年,最让黄书元感到欣慰的是员工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上下心齐气顺,团结一心,人民出版社的品牌影响力达到新高度。
“我们是为时代服务的,一定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谈起当前进行的深化改革,黄书元表示,改革目标之一是让出版社更加接地气、有活力。为此,他也在不停地学习,除了看新闻了解时事、大事,更多时候寓学习于工作中。黄书元拿起沙发上“京剧经典传统大戏电影工程”中的《霸王别姬》《龙凤呈祥》两本样书说:“我经常把样书拿回家看,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这上面,既是把关,也是学习。”
黄书元的梦想是把人民出版社做成基业长青的百年老店。他说,要想做百年老店,就要关注业态改变。“我们碰上了出版业一个最好的时代。数字化对传统纸质书造成了冲击,但也赋予了多种传播手段以及无限可能。脚踏实地进行数字化转型,必将走上更加广阔的道路。”
“韬奋精神的实质是为大众服务,出版业要在这方面进一步努力。”作为一家以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类图书为主的综合性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在学术著作大众化上下了很大功夫,这几年出了很多脍炙人口、在全国产生轰动的大众读物,黄书元拿《朱镕基讲话实录》举例说,出版人既要抓好选题,也要加强创意,因为很多市场需求是出版人创造出来的。
“十本、百本内容一般的书,比不上一本好书。”黄书元表示,未来还是要以精品立社,把精力用在好书上。“出版社出书时,一定要多考虑读者。我希望出版者在进行内容选择、加工和传播时,对内容要精雕细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