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版协人民工委召开第23次年会
发布时间:2019.04.1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刘蓓蓓 阅读:73次
“一个目标: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一个遵循: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一种坚守:三十多年如一日,坚持行走乡村,调研民间文艺”——这三句话醒目地印在山东教育出版社近日出版的《美在乡村》一书腰封上。
这本书的作者——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以自己30年田野调查的积累,对乡村文化振兴之路给出了自己的思考。
在4月20日举办的《美在乡村》新书发布暨学术研讨会上,这本紧扣时代的主题图书得到了与会专家的高度认可。40万字、16开的精装大书是如何出炉的,为什么它的现实意义如此之大?
用心:内容与形式有机统一
作为一名长期在民间文艺领域深耕的专家学者,潘鲁生一直致力于民间文艺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足迹几乎遍及全国。
山东教育出版社社长刘东杰发现,潘鲁生近些年以乡村为题的文章刊发在不同媒体上,还没有一部系统研究之作,于是双方就共同策划了这本书。
党的十八大后,潘鲁生开始思考这本书的写作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让潘鲁生很受感动,“国家有政策,这是我们做乡村文化研究的学者所希望的,我们应该及时把党的政策理解好、运用好、落实好。”他也在思考,“中央提出到2050年要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界可以做些什么?”于是,他开始动笔写作这本书。
在这本书中,他坚持问题导向,针对乡风文明、村落保护、手艺农村、农民画乡、乡愁记忆五个方面,从理论到实践两个层面回答了乡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命题。
拿到这本书的读者,不仅会被其厚重的内容吸引,它的设计也让他们耳目一新。据了解,这本书邀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楠担任整体设计,通过地图定位与色谱规划等信息可视化设计方法,将作者多年研究的地域与民间艺术直观地标识出来,使调研资料完整而丰富,生动体现出作者田野调查和民间探索的心路历程,为该书增添了新意。
可贵:方法建议具有指导意义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本书研究如何通过乡村文化来实现乡村振兴,对现实的需要和应对困境的出路,提出了很多可行的方向、建议、策略,注重实践性、打通学术和现实、充满家国情怀、高远的学术视野和独特的研究方法。来自协会、高校、出版界的近20位与会专家如此概括这本书的特点。
“《美在乡村》是一部深入观照现实,反映现实,有精神高度,有文化内涵的专著,是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思考成果。”中国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陈建文的这番评价,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同。
在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看来,《美在乡村》主题宏大,与时俱进地把中央的大政方针、战略都融进去做了说明,视野非常可贵。从出版人的角度看,这本书的内容和形式做到了有机统一,出版社用了心。
“这是一部践行‘四力’的用心之作、以人民为中心的用情之作、服务党和国家中心工作的主题出版力作、高质量的原创佳作。”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马国仓从出版人角度如此评价这本书。
在会议最后,潘鲁生很感慨地说:“希望我们文化工作者共同把美丽乡村建设好,把乡村振兴这个国家战略落实好,真正实现美在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