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知识 育人化人——在出版工作者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的发言

发布时间:2014.09.10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66次

 

 出版活动其本质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社会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工作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十分迫切和需要。

 积极出版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物。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对于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和广大青少年的精神成长、心灵丰富、人格完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华文明史》由北京大学近40位在相关领域具有较大影响的学者历时8年编纂而成,并已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英文版,俄文版、日文版、韩文版的出版工作正在进行中。330卷大型典籍工程《儒藏》已完成100卷出版工作,余下200多卷将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出版。2014年北大社还有两个选题《美丽汉字》和《尼山书院的26堂国学课》入选总局组织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出版重点选题。

 积极宣传,从多角度多侧面解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国梦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梦,中国梦要将我们带往何方?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十问中国梦——给梦想多一点时间》围绕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分别从民生、金融、经济、教育、城镇化、公众道德、法制、人口、战争、中外关系10个方面,探讨中国施政得失与改革路向,对什么是中国梦,如何实现中国梦,作出了一种试探性的解答。

 积极出版研究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的著作。如“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系列,涵盖了一大批反映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发展的著作。另外,出版了林毅夫先生的《中国经济专题》《解读中国经济》等一批反映当代中国发展的研究著作。这些作品已全部输出英文版等语种的版权,对于在国际社会树立中国和平发展、与邻友善的形象具有积极作用。

 调整考核机制,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工作环境。北大社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结合社内规章制度的修订,加大奖惩力度,对出版导向正确、品质优良图书的编辑予以重奖,对出版质量不好、品质不高图书的编辑,给予相应处罚,以此形成一个多出好书、不出坏书的制度导向、利益机制;另一方面,努力探索建立社内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个评价体系,对各编辑部门由过于偏重经济效益考核改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套指标考核并行,两个效益并重,用评价体系保证在不偏离正确出版导向的前提下,鼓励多出精品力作。

 完善信用记录,加大对失信行为的约束和惩戒力度。北大社把遵守学术出版规范和图书质量保障体系,作为编辑个人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落脚点,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记录,对不遵守学术出版规范或违反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工作中不能严格履行职守的失信个人给予停止发稿权、罚款,直至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