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董保存:对“编辑”称谓心存敬畏
发布时间:2014.10.31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阅读:73次
□本报记者 章红雨
“有的年轻人因为读到一本好书,改变了人生道路;也曾经发生过一个罪犯在忏悔时说,他犯罪是因为看了一本什么样的书……由此看,我们不能不对‘编辑’这个称谓心存敬畏。”10月21日,在中国编辑学会第五次代表大会上,第十二届韬奋出版奖获奖者、解放军出版社编审董保存的一席话引起与会编辑们共鸣。
对“编辑”称谓心存敬畏,是董保存30多年工作的切身体会。从最初的助理编辑到副社长和副总编辑,一路走来,董保存有过自己编辑的书一夜之间走红大江南北的惊喜,也有过历尽千辛万苦没有达到预期的失落。在“甘苦寸心知”中,董保存认为编辑犹如“挑夫”——“一头是作者,一头是读者,两者在编辑的心中应该都重要。”
综观董保存编辑的图书,颇具影响的图书众多。其中被誉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精神面貌真实写照的《亮剑》便是其“挑夫”理论的具体案例之一。2000年,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辗转来到董保存的案头。对这位连“豆腐块”都没发表过的作者,董保存坦承当时心里不是很有底,之所以没有放弃,主要是因为《亮剑》“人物形象鲜明,有力透纸背的力量”。“尽管该书是在作者三易其稿、3名社外人士参与讨论的基础上出版的,但是这个‘周折’说明编辑最重要的素质是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当好作品和作者的有力推手。”董保存说。
善于发现潜在的作者,的确让董保存尝到了收获的喜悦。像对待都梁一样,对于那些无名作者和来自部队基层业余作者的作品,董保存只要看到“能抓”,都会和作者反复打磨,像颇受读者欢迎的《士兵今年十八九》一书,董保存和作者的通信就有40多封。正是靠着这种不怕“折磨”的劲头,他还为当时并不十分出名的刘亚洲、毕淑敏、周大新、朱秀海等出版了他们的第一部作品集。
多年的编书经验告诉董保存,宁要三流作家甚至业余作者的一流作品,不要一流作家的三流作品。在董保存看来,作者经过多年的积累写出的书,一定有其价值。如果让其从眼前溜走,那将是编辑的终生遗憾。
在新媒体活跃的当下,董保存关注着纸质图书的未来发展。面对年轻编辑们关心的是否会出现诸如《亮剑》等图书那样的奇迹,董保存的回答是肯定的。他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契机,编辑只要紧跟潮流,苦练内功,两个效益相结合,就一定能够抓住机遇。董保存表示,有个现象不容忽视——不少社会效益好的图书,恰恰也是市场美誉度高的书。编辑们只要抱有一颗敬畏之心,时刻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在任何时候都会有好书问世的契机。